农村厕改调查报告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一、调查目的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在追求物质明同时,往往忽视了精神明。像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农村环境卫生的恶化,已成为目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形象的一大害。为了彻底改变“粪缸垃圾到处见,苍蝇蚊子满天飞”现象,上虞市政府率先在全省开展了一场农村厕所“改革”,这一创举已成为老百姓的热点话题。我们课题小组为了了解老百姓对这一工的看法,选取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的谢塘镇为调查点,对该镇的干部群众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关的看法和意见,希望能为农村厕改提供一些参考。 二、调查围 ******村 三、调查方法 (1)访谈 (2)发问卷 (3)实地察看 访谈:3月3日我们课题小组成员向谢塘镇出发。首先对谢塘镇政府领导进行了面对面的谈话。镇长非常支持我们,同我们谈了厕改的来龙去脉。厕改是市政府发布件,以道墟镇为试点的一场改革,谢塘镇走在了厕改的前列。在镇村两级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全镇共投入资金万元,兴建厕7只,卫生户厕3916只。清除露天粪缸89只,基本上改变了“粪缸垃圾到处见,苍蝇蚊子满天飞”的现象。 随后,我们课题小组对山东、戴家两村(谢塘镇的厕改试点)村干部进行面对面访谈。 发问卷:因时间和围的限制,我们只发放了6份问卷,有效卷为42份。但我们抓住了不同的典型对象,可以说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真实情况。 实地察看:我们对当地的厕所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察看,厕基本上做到了干净卫生,不同家庭的户厕都保持很干净,不出现污水直排河中的现象。 调查结果 1、关于厕改的提出和进行情况 厕改是由市政府发件倡导的,是对农村粪缸遍地现象提出的一些针对性措施。据调查,当地镇部门实行责任落实制。以谢塘镇为例,他们采取以镇长抓片长(当地以五六个村合为一片),片长抓村长,层层落实。在村中,又以广播,宣传窗动员大会等形式号召村民积极配合此项措施,因此进行得十分顺利。有些村民不同意时,也会耐心开导,对其实行补贴,以每户1元标准,补助给改厕村,总补助资金达77万元。 2、村民对厕改的反映 经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村民都支持厕改,其中仅有极少数村民抱冷淡态度。并且与此相对应的,经调查发现,村民中不同年龄段对于厕改的看法也有较大的不同。 为了便于观察和统计,我们把调查中所得的资料反映到如下的图表中。从这里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年龄偏大者对厕的改革支持率偏低。今据实地访察之后发现老年人,尤其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他们对厕持抵触情绪。对于距厕太远,也忿忿不平。二者经当地村委人员反映和我们组成员的讨论,认为老年人有这种反映也与他们化程度有关,从总体上看村民还是积极配合此项举措的。 3、关于厕改后村民反映的调查 厕改后,村民对本村的环境基本上都持肯定态度。据调查发现,谢塘镇戴家村以户厕为主,厕为次,山东村以厕为主,户厕为次,户结合的方法。户厕解决了人口分散的缺点,厕解决了人口集中的问题。一般家中有户厕的对厕的改造并无意见,且反应良好。而厕情况并不如此良好,一般抱怨厕的大致有如下三种: 一、厕距家太近,臭气熏天。 二、厕内卫生状况不满意。 三、遇到刮风下雨,往返厕不便(尤其是路远者)。 由上
农村厕改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