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放射性测量仪器
第1页/共41页
测量原理:
建立在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上,将射线能转化为电能,加以记录。
根据探测器原理,分三类:
气体电离探测器-射线→气体电离→收集电荷→射线能量和强度的测量-防护监测仪
闪烁探测器-射线→激发物质→退激→荧光→电脉冲-目前最常用
半导体探测器-射线→电子载流子、空穴载流子→反向偏置电压→脉冲信号-活化分析γ谱
第2页/共41页
一、固体闪烁计数器
第3页/共41页
(一)固体闪烁探测器
将γ和X射线转化为电信号
探测效率高
适用范围广
探测射线强度
测定射线能量
第4页/共41页
无机晶体、有机晶体、塑料有机闪烁体
常用无机晶体 实验室常用NaI(Tl)晶体
%~%杂质-提高发光效率,又称为激活剂、发光中心
特点:密度大 ρ=;发光效率高;最强波长(415nm)与光电倍增管匹配;探测效率高(70%~80%);荧光衰减时间短(10-8s)-无需漏计校正
缺点:易潮解→晶体发黄→探测效率降低
第5页/共41页
作用:收集闪烁体发射的光在一方向上;密闭
材料:氧化镁、铝等
作用:把光传递给光电倍增管光阴极;
减少全反射
材料:硅油、硅脂等(折射率大)
闪烁体直径小于光阴极时使用
作用:把光传递给光阴极
材料:有机玻璃、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等
闪烁体直径大于光阴极时使用
第6页/共41页
组成:光阴极、聚焦极、多个次阴极、阳极,各极间由串连电阻分压供电,形成电场。
作用: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放大
注意:绝对避光,合适的高压
第7页/共41页
对电信号进一步跟踪放大,减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畸变、损失。
减少外界射线引起的本底计数率。
第8页/共41页
(二)后续分析电路
作用:放大、脉冲整形、倒相
多采用线性放大器,一般适用单标记核素测定
作用:选择地让需要记录的脉冲通过,鉴别核素,降低本底。
γ计数器常用单道脉冲高度分析器,由上、下甄别器、反符合电路组成。
只有幅度低于上甄别阈,高于下甄别阈的脉冲通过反符合电路。
第9页/共41页
(三)计算机系统、辅助结构和电源
适时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图像)、分析数据(图像)、显示数据(图像);
自动控制仪器
不同的运行方式、使用目的有不同的辅助设施。
高压电源-光电倍增管各级分压供电
低压电源-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备
第10页/共41页
医学实验核医学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