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探讨.doc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探讨
浅议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杨付春
钻孔灌注桩以其低噪音,对周围环境影响小,无挤土效应等特点,广 泛应用在高层建筑中。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孔底沉渣不易清除干净而影 响桩端阻力的发挥,也因桩身泥浆护壁产生泥皮而影响桩周围阻力的发挥, 从而降低了单桩承载力。传统的处理方式是扩大桩径、桩端进入基岩,但 是在一些砂层非常厚,基岩很深的地区再按传统的方法处理就不再经济适 用。针对这一问题,不少工程采用了后注浆技术,在桩内预埋注浆管,并 在灌注桩役终凝到一定强度后通过预埋的注浆管,用高压注浆泵以一定的 压力将预定水灰比的水泥浆压入桩底,对桩底沉渣,桩端持力层及桩周泥 皮起到渗透,劈裂充填、压密和固结作用,以此来提高桩的承载力,减少 其变形。安阳市会展中心会展北楼工程就采用了后注浆技术,其单桩承载 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并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一、后注浆机理
钻孔灌注桩的后注浆基本上属于劈裂注浆与渗透注浆相结合。所谓劈 裂注浆,即压入的高压浆体克服土体主应力面上的初始压应力,使土体产 生劈裂破坏,浆体沿劈裂缝隙渗入土体填充空隙,并挤密桩侧土,促使土 体固结从而提高注浆区的土体强度。如注浆区在桩底,则浆液首先在桩底 沉渣区劈裂和渗透,使沉渣及桩端附近土体密实,产生“扩底”效应,使 端承力提高,如注浆区在桩侧某部位,则该部位也同样出现“扩径”效应。
二、 钻孔控制
钻孔控制主要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施工验收规范》
(GB50202-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相关要求和设计 规范进行控制,重点控制孔深、孔径和垂直度,了解孔壁情况,及时了解 孔内情况,是否有坍孔、漏水等现象,以便在后注浆施工时采取相应的技 术措施。
三、 注浆管制作安装
压浆管宜用镀锌钢管或黑铁管,管径应根据桩身的长度,考虑管内摩阻 力对压力的影响的大小进行选择,宜选择①〜①。出浆 阀以单向截流阀为佳,实践证明采用该出浆阀后注浆成功率达96%以上。安 设注浆管时桩底注浆口宜埋入桩底以下土中一定的深度,这样可以避免出 浆口被水泥裹住,也可以让水泥浆充分加固桩底沉渣或虚土,桩侧注浆口 选在砂性土层,因为在该土层装的摩阻力损失最大。注浆管与钢筋笼连接 应可靠、牢固,注浆头要用合适的橡胶膜封闭、包裹,注浆管各节连接应 牢固、密封,及注浆管上端应略高出地坪,并要有良好的封堵,以防止杂 物进入堵塞注浆管。
四、 浇役及开塞
浇筑税的初灌量要满足要求,拔管时要控制导管在役中埋入深度,谨 防导管拔出役面造成夹泥状况。开塞应在浇径强度达到C10-C15时方可进 行开塞。开塞时间的早晚,对注浆较为关键。开塞时间早了,役未形成一 定的强度,在高压水的冲射下会破坏桩端的桩成形和径强度;过迟,包裹 注浆后的径强度过大,会造成注浆头橡胶膜打不开现象,使预
五、注浆控制
1、 注浆液的制备
注浆液的稠度和可灌性是注浆工艺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注浆泵的特 点、场地地层条件选择注浆液及注浆稠度,目前注浆工程多采用水泥浆为 主的浆液,根据需要可添加外加剂。
2、 最佳注浆时间
根据中国建科院开发的泥浆护壁灌注桩后注浆成套技术资料显示,后 注浆可在成桩2-30天内实施。由于注浆通过高压注入,这就要求桩本身强 度要足够。
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