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
一、学习目标
1、 明确顺序,理清线索,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2、 感悟作者的情绪,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学习抓住特征塑造形象、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二、学习重点
学习目标1和2。
三、学法引领
1、 个别不理解的词语,可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边去理解大意、感受滋味。
2、 文章较长,是训练自己速读的好机会,可“观其大略”,即迅速观照文章的顺序、材料、情绪和主旨。
四、学习课时 2
五、学习过程
(一)、预资料和写作本文的背景资料
2、词语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绯红( ) 食宿( ) 解剖( ) 挟着( ) 畸形( ) 不逊( )
匿名( ) 诘责( ) 喝彩( ) 杳无消息( )
(2)、解释加点的词语:
油光可鉴 匿名
好意难却 诘责
深恶痛疾 不逊
深恶痛疾 不逊
2、速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2)、文章选取了哪些材料、各自表现藤野先生怎样的精神品质?
(3)、文章叙事的线索(明线)是什么?还有没有一条感情线索(暗线)?
(4)、 文章哪些地方流露作者强烈的情绪?是什么情绪?在课本上画起来,注明,有感情的诵读几遍。
(5)、你喜欢读这篇文章吗,为什么?试写200字的文评。
(二)、课堂研讨
1、导入新课
2、交流预习成果
3、重点问题研讨
(1)、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参考“研讨与练习一”回答。)
(2)、鲁迅写人擅长“画眼睛”,抓住传神、最具特征的地方去刻画人物,请就这篇文章具体说一说。
4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回答相应的问题:
怀李叔同先生(节选)
丰子恺
李先生一生的最大特点是“认真”。他对于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做得彻底不可。
他出身于富裕之家,他的父亲是天津有名的银行家。他是第五位姨太太所生。他父亲生他时,年已七十二岁。他堕地后就遭父丧,又逢家庭之变,青年时就陪了他的生母南迁上海。在上海南洋公学读书奉母时,他是一个翩翩公子。当时上海文坛有著名的沪学会,李先生应沪学会征文,名字屡列第一。从此他就为沪上名人所器重,而交游日广,终以“才子”驰名于当时的上海。所以后来他母亲死了,他赴日本留学的时候,作一首《金缕曲》,词曰:“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株衰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行矣临流重太息,说相思刻骨双红豆。愁黯黯,浓于酒。漾情不断淞波溜。恨年年絮飘萍泊,遮难回首。二十文章惊海内,毕竟空谈何有!听匣底苍龙狂吼。长夜西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孤负?”读这首词,可想见他当时豪气满胸,爱国热情炽盛。
他出家时把过去的照片统统送我,我曾在照片中看见过当时在上海的他:丝绒碗帽,正中缀一方白玉,曲襟背心,花缎袍子,后面挂着胖辫子,底下缎
藤野先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