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基础知识.doc二维码基础知识
二维码基础知识
篇一
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比特流(由0,1构成)的概念,使用若干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
二维码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并且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的功能以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等特点。在许多种类的二维码中,常用的码制有:Data Matrix、Maxi Code、Aztec Code、QR Code。
目前,市场上被微信、支付宝、微博等公司采用并“火”起来的二维码是QR Code。
QR Code是1994年由日本DensoWave公司发明的。QR来自英文“Quick Response”的缩写,即快速反应的意思,源自发明者希望QR Code可让表示的内容快速被解码。QR Code常见于日本、韩国,并且是目前日本最流行的二维码空间条码。
二维码有如下几个特点。
1)高密度编码,信息容量大:可容纳多达1850个大写字母,或者2710个数字,或者1108个字节,或者500多个汉字,比普通条码信息容量约高几十倍。
2)编码范围广:该条码可以把图片、声音、文字、指纹等可以数字化的信息进行编码,用条码表示出来,还可以表示多种语言文字以及图像数据。
3)容错能力强,具有纠错能力:这使得二维码在因穿孔、污损等原因致使局部损坏时,照样可以正确得到识别,损毁面积达50%仍可恢复信息。
4)译码可靠性高:它比普通条码译码错误率百万分之二要低得多,误码率不超过千万分之一。
5)可引入加密措施:保密性、防伪性好。
6)成本低、易制作,持久耐用。
7)条码的符号形状、尺寸大小可变。
8)二维码可以使用激光或CCD阅读器识别。
篇二
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容编码、 印刷、识别、数据采集和处理于一身的新兴技术。
人们日常见到的印刷在 商品包装上的条码,是普通的一维条码。作为一项自动识别技术,一维条 码自本世纪70年代初期问世以来,由于其识读快速、准确、可靠、制作 成本低等优点,很快受到了人们的青睐,被广泛应用在商业、图书管理、 仓储、邮电、交通和工业控制等领域。
一维条码只是在一个方向(一般是水平方向)表达信息,其一定的高 度通常是为了便于阅读器的对准,同时也为了防止因印刷质量不好或条码 符号损坏给识读造成困难。一维条码的应用可以提高信息录入的速度,减 少差错率,但是一维条码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数据容量较小,多数一维条码所能表示的字符集不过是10个数字,26个英文字母及一些特 殊字符。条码字符集最大的Code 128条码,所能表示的字符个数也不过 是128个ASCII符;条码符号的尺寸相对较大,即空间利用率较低;条码 遭到损坏后便不能阅读等等。
由于受信息容量的限制,一维条码仅仅能用于对“物品”进行标识, 而不能对“物品”进行描述。故一维条码的使用,不得不依赖数据库的存 在。在没有数据库和不便联网的地方,
二维码基础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