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幼苗的成长
——帮助厌学学生找到自己
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院06级应用心理学专业 莫玉婷
【案例情况展示】
小A,一个南宁市第十九中学的初一女学生。最初接触到她是因为担任她的家教辅导老师。据小A父母说其十分厌学,成绩很不理想,家里拿她一点办法也没有。学生家长希望我能帮助小A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心理帮扶过程】
第一次见到小A,感觉特别亲切,胖嘟嘟的样子,笑眯眯的眼睛。乐呵呵的样子让我不禁想,这样天真的孩子,不应该有很严重的学习障碍呀,怎么会有她母亲说的这么严重的厌学情绪的呢?在一次次跟她的接触中,从跟她的探讨学习问题到日常交谈整个过程中,我渐渐发现了小A的一些与其他学生的不同之处。我再次体会到,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会有一个问题的家庭。
小A是个很好玩,随性,没有竞争意识,悟性比较高的孩子。由于家里条件并不差,让她感觉一切拥有的都是应该的。尤其是对于金钱方面的需求,她认为父母挣的钱完全不费力气,她花钱是理所应当的。针对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进行感恩教育。无论父母做的什么事情,都是为了家,为了她。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父母赐予的,无论金钱来得容易还是艰难,因为是他们让我们有安逸的学习生活。她开始一点也不在意,我就鼓励她每天找一天找一件父母做的让她感到很开心或者很感动的事情,然后在我每次去的时候跟我分享。刚开始,她说没有什么事情值得高兴的,我说很小的做饭,微笑。也许都是可以让我们感动的,慢慢的,她开始说到父母的时候,脸上有了笑容。
小A有一个弟弟,家中父母感情不差,但是很少在家,每天都是她睡了,爸爸妈妈才都回来。有时回的比较早的时候,也是在看电视,很少跟她交流,亲子关系似乎很疏远。父亲对其比较比较宠爱,母亲则较为严厉,通常都是由母亲来担任
“批评”的工作,正是感觉不到家庭的支持,以及父亲和母亲的教育方式的不同,让小A在学习上没有动力,并且一旦出现问题,又可以向“救星”求援。鉴于这一点我也很委婉的跟她的母亲提过,不过之后我问小A,不是很有改变。作为一名家庭辅导老师,我能做的也是很少的。
在学习问题上,小A悟性比较高,只需要点一下,她就明白,在有人引导的情况下,她可以只需要很少的时间就可以把作业完成,并且正确率很高,但是,这也正是问题的所在。她需要有人一直在她身旁做陪伴,换句话说,是她不能独自完成任务。她不善于把问题归类,不会触类旁通。她缺乏学习的压力和动力,尤其是所处在的班级环境中,没有良好的学习风气,由于缺乏主见,并且不明白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在哪里,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产生厌学情绪。学习,对以大多数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件需要付出精力的苦差,尤其是当孩子们完全不知道为什么要学的时候。就如同我们在航行中不知道要去哪里,我们何必要费力的航行。最重要的是要让小A思考:她究竟想要什么?要过怎样的生活?怎样才能得到她想要的?引导她悟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没有人可以替她决定自己的人生,父母希望她可以好好学习,也是想她今后可以有自己的快乐人生,而不是辛苦的,当然她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继续现在的样子,自己选择,但是,结果也是自己的。经过几次的交流,小A虽然没有说,我却在她的行动中看到了她的改变,从刚开始
小幼苗的成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