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诗词鉴赏,一个“比”字了得.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诗词鉴赏,一个“比”字了得
古典诗词教学的研究历来仁智互见,各有千秋,诸如有借鉴价值的 品读法 美读法 改写法 等。教法虽有万千,但有一点却始终未变,即诗词是一门经典的语言艺术,它注重用词炼句,讲究反复推敲,绵里藏针;它对语言简洁、准确和传神等方面的要求,可谓近乎苛刻。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便是古人斟字酌句的典型写照。反而思之,若将如此 一字千金 的诗词语言进行替换、增减和变更,再与原诗词进行比较,其艺术效果必将得不到凸现。下面,笔者就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诗词语言来感其情,晓其义,体其境,悟其旨,从而使学生真正领略到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
一、 变序 比
一般而言,无论是词序还是句序,都是按其约定俗成的惯例排列的。可在具体的语言交际中,说话人调换一下原有语序,即便不另增新词,也能创生新意,使语言表达尽显姿彩,还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譬如一回文诗: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红。红焙浅贩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若将其语序变动,可倒念为 窗晴斗碾小团龙,活火新贩浅焙红,红涨雪融山上日,缸倾酒尽落花空。 两相比较,令人回味无穷,这也给诗词教学以很大的启示。
笔者教学《 迢迢牵牛星))时,曾要求口译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一句,学生发现此句为互文,应作 迢迢牵牛星皎皎,皎皎织女星迢迢 。笔者追问,既为互文,能否将语序变为 皎皎牵牛星,迢迢河汉女 ?经过研讨,学生悟出其中奥妙,原来用 迢迢 (距离遥远)写牵牛星,还可让人联想到他是一个远在他乡的游子;而用 皎皎 (星光之亮)写织女星,则会让人联想到女性之柔美,两者可互文,但不可互换。再如教学王维的《 山居秋螟》 ,有学生认为,可将其中 竹喧归烷女,莲动下渔舟 一句,变序为 洗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 ,后经师生研讨品味,发现尽管意思未变,原诗却失去了 未见其人而先闻其声 的细节艺术美。
二、 变式 比
古典诗词讲究韵律,于是便会出现平常少见的句式,初学者一时较难理解,不能适应;待其稍稍适应后,有的也未必能深思其中道理,这对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变换句式来帮助引导学生理解,但要注意的是, 将句子换一种说法 的改写只是手段,目的还在于通过比较,使学生能够领会原句表达的精妙。
譬如教学辛弃疾的《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开篇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一句,学生乍看难以理解,笔者于是让学生在原句基础上稍作调整和补充( 千古江山,无处觅英雄孙仲谋之事迹 ) ,使它再变为散文句式(千百年来,江山依旧,可是孙仲谋的英雄遗韵已经找不到了),然后师生对照原句,体会两者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学生感觉到两句区别在于 英雄 与 孙仲谋 孰前孰后,原句先 英雄 而后 仲谋 , 意在突出词人的景仰之情。笔者如此点拨,学生学,烽火扬州路 进行改写(遥望对岸的扬州,

诗词鉴赏,一个“比”字了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aojun00002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21-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