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隋唐时期的政治:
朝代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隋
581年-618年
文帝(杨坚)
大兴
(西安)
唐
618年-907年
高祖(李渊)
长安
(西安)
五代十国
907年-960年
(一)政权的更替:
1
精选课件
隋的建立和统一
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定都长安。
统一:589年,隋文帝杨坚派杨广率军攻入建康灭陈,统一南北。
隋朝的建设
:长安和洛阳
:隋炀帝
:北方两条大道
5、中央官制:确立三省六部制(但未明确划分三省职权)
6、选官制度:创立科举制(隋文帝、隋炀帝)
2
精选课件
3
精选课件
唐的开国和治世与动乱
618
684
627
贞观之治
武周政治
天宝危机
开元盛世
712
755
藩镇割据
宦官专权
朋党之争
黄巢起义
朱温废帝
907
安史之乱
4
精选课件
贞观之治
形成原因: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强调“存百姓” 思想,励精图治;调整统治政策;隋的奠基;政治统一和安定;劳动人民的辛勤 劳动。
唐太宗的政绩
政治方面: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革新政治,完善制度。
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力倡节俭。
文化方面: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
民族关系: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四方来效(“天可汗”)
对外关系:开放的外交政策(鼓励外商来华贸易学习,水陆通达)
表现:政治较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百姓生活有所改善。
5
精选课件
武则天的统治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采取的措施
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破格用人,发展科举制度:创立“自荐”求官制度、首倡武举和殿试。
结果
她当权半个世纪,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上升。
6
精选课件
开元盛世
指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主要政绩
1、选贤任能,改革吏治;
2、大力发展生产;
3、限制佛教;
4、实行募兵制;
5、大兴文治,发展科举。
评价
这是我国历史上继西汉前期之后出现的第二个盛世局面。
7
精选课件
安史之乱:
755——763年,唐朝安禄山和史思明叛乱,唐大将郭子仪、李光弼在回纥兵的帮助下平叛。唐朝由盛到衰。
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增加,节度使辖区名义上是唐朝藩镇,实际上是割据势力。藩镇特点是政治上有自主权,经济上有财权,军事上拥有武装。藩镇割据持续了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也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8
精选课件
(二)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革新:
1、中央官制: 三省六部制确立及其演变
2、选官制度: 科举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3、军事管理制度 府兵制与募兵制
4、赋税制度: 租庸调制与两税法
5、地方官职: 藩镇与节度使
9
精选课件
1、中央官制: 三省六部制确立及其演变
发展演变
1).隋朝时形成和确立
隋文帝综合魏晋以来的官制,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
2).唐朝发展完善
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的职权。
思考:
1、三省的各自职能是什么?
2、三省间相互关系如何?
3、如何评价三省六部制?
相互牵制,互为补充
中拟、门驳、尚执行
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
相权一分为三,且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进一步完善).
为后世所沿用;
君主专制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三省的制约 。
10
精选课件
隋唐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1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