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工委十八大报告学习心得.doc关工委十八大报告学习心得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 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何谓法治思维?简而言之,就是以法为价值之要、以法为行 为之规、以法为治理之本的思维模式。法治思维的养成,就 个人而言,是社会主义公民的基本修养;对一个民族而言, 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和历史性任务。当前,针对法 治思维养成中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和错误做法,应重点处理 好以下几个关系。
法治思维与德治思维的关系。法律和道德皆为维护社会 秩序的重要基石。在现代国家的治理过程中,法治与德治是 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决不能把法治思维的养成与德治思 维的养成人为地割裂开来。首先,充分认识法律和道德都是 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 二者不是体与用、干与枝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统一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次,法治的原则和德治的 精神相互渗透。诚实守信原则是现代法治社会公认的一项基 本法律规则,也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正 是在这个原则中,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实现了深度的融合。 第三,法治思维与道德相互促进。自觉遵守法律,是社会公 德最基本的要求,遵纪守法的意识增强了,社会公德水平自
然“水涨船高”;与此同时,社会公德发挥着维护社会公共秩 序的作用,社会公德加强了,法治环境也会相应得到改善。
平常状态下法治与应急状态下法治的关系。一方面,平 常状态下的法治是一切法治活动的基础,也是应急状态下法 治的前提。有的领导干部平时缺乏对法律的敬畏,也不了解 和熟悉法律,遇到突发事件时容易表现为过度使用行政应急 权,在法律框架之外解决矛盾,不但社会效果不好,还会对 法治造成伤害。另一方面,应急状态下的法治是平常状态下 法治的升华,并对平常状态下的法治起到引导作用。危机是 建章立制的重要时刻,也是法治思维培养的关键时刻。由于 应急状态下行政紧急权力可以限制或者中止公民的某些法 定权利,因此,在应急时期坚持把紧急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确立应急法治的原则和思维,至为关键。没有平时的法治思 维训练,这种应急法治原则和思维
关工委十八大报告学习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