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青松 (2).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青松》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一课时
执教
海安实小 吴月平
理论支持
1、突出问题引领的思想。在课程改革进入到反思阶段之时,我们应该进一步认识到:好的问题设计能使学生明了文章内容,对锻炼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作用。本课问题设计紧密结合课题,以“这是一棵怎样的青松?”追问,要求学生通过雪前、雪中、雪后三幅图画的比对,分三步在课堂里不同阶段回答这一问题。每一次的回答都使学生在认识上更进了一层,对“青松”的认识也逐步的由表及里,层层剥笋,最终通过引导使得学生看到了文字背后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与情感。
2、加强课内外结合,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依据《标准》精神,在案例设计中,我充分运用图文结合手段,启迪学生展开想象,结合学生课前对那段历史的搜集了解,期望学生通过学习,达到知识最大化、能力最大化、情感最大化。同时注重教材的横向联系。诗言志,《青松》正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背景之下产生的必然。在学生感受到青松本身美好的形象之后,让学生走进陈毅,了解《青松》背后的故事,学生会对青松的形象再次升华。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该诗。
2.理解诗意,体会青松的高尚品质与精神。
3.学会课文中的生字。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该诗。
2.理解诗意,体会青松的高尚品质与精神。
教学难点
1.在语言文字中体会青松的高尚品质与精神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设 计 内 容
一、课前自主预习
1.咨询爷爷、奶奶过去的生活。
2.了解陈毅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二、课内精讲精练
教学步骤
教 师 引 导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现在是冬天啦!在这寒冷的冬天,你知道有哪些植物不怕冷啊?
2.小朋友们真厉害,我们在识字五中学到的三种植物你们都提到了。人们把松竹梅称为
1.回忆识字五中学到的三种不怕冷的植物。
齐读课题
谈话导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复习旧知。
二、初读诗歌
三、
细读引领,
指导学法
“岁寒三友”。
3.陈毅爷爷啊,他也很喜欢这岁寒三友中的青松,写了一首诗来赞美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青松》。板书课题。
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扫除文字障碍。
2.检查字音。
出示生字,开小火车读一读,说一说,你有哪个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请你再带大家读一读。
去掉拼音读。指名读。
3.指名请孩子们读整首古诗
 
1.出示青松图。引导学生观察。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景象?这是一场什么样的雪?能不能用上我们学过的成语呢?
青松是什么样子?指名说。
2.总结图意。是啊,小朋友们,你们刚才说得仿佛是一幅画,说得真好啊!在这大雪的重压之下,松树还是那样挺拔、笔直。我们说了这么多,陈毅爷爷只用短短的一句诗就描写出来了。谁来说

青松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0986****
  • 文件大小61 KB
  • 时间2021-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