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2).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六年级语文下册《三打白骨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丹徒区黄墟中心小学 尹文霞 212142
[教材简解]
《三打白骨精》根据吴承恩的古典名著《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改编。故事生动描写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经过,赞扬了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的本领和见恶必除、除恶务尽的斗争精神,讽刺和批判了唐僧等人把现象当本质,是非不分、人妖颠倒的错误思想,揭露了白骨精的吃人本性,尤其是它为达到吃人的罪恶目的玩弄种种阴谋手段,给我们深刻启示。课文故事性强,学生乐于学,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记》,在学懂课文的同时,感受孙悟空善于识别白骨精的妖术,勇于斗争到底的顽强精神,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重点、难点]
抓住“三变”、“三打”这一关键点,通过重点语句的朗读、感悟,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唐僧的人妖不分以及白骨精诡计多端的性格特点。
[设计理念]
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孩子们早已从多种渠道了解了孙悟空。如何让孩子接受并爱上文本中的“孙悟空”形象,如何让孩子获得阅读原著《西游记》的兴趣点和动机,是这节课我最想做的。我从“三”入手,既让孩子了解三打、三变、三拦的故事大致意思,也让孩子从“三”中认识孙悟空降妖的决心、坚心;白骨精凶残的魔鬼本性;唐僧的是非不分,糊涂到了极点,更以“三”为窗口,向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向更广阔的阅读殿堂的大门。
阅读是个性化的内化过程,需要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认知水平理解,去思考,去发现,去感悟,从而在阅读实践中获得个性化的体验。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内化的知识再外化为口头表达,提高表达能力。遵循“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教学理念,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感受文章人物的不同个性。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依据,潜心研究个性化的学习优化之路,把个性化学习灵活运用于课堂之中。
[设计思路]
一、走近名著,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通过交流预习,感知文章主要内容:白骨精三变 孙悟空三打
三、精读课文
(一)追溯“三变”,感受白骨精的性格
(二)追溯“三打”,感受孙悟空的性格
(三)追溯“拦骂”,感受唐僧的性格特征
四、拓展延伸,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走近名著,感受魅力
中国文学的历史河流中,不仅有唐诗、宋词、元曲,还有明清小说,你知道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吗?
《红楼梦》 罗贯中 宋江 三打白骨精
《三国演义》 吴承恩 刘姥姥 三打祝家庄
《水浒传》 曹雪芹 诸葛亮 三进大观园
《西游记》 施耐庵 孙悟空 三气周瑜。
《红楼梦》、《三》被人们称为“四大名著”。其中《西游记》是中国明代长篇神话小说。全书100回。今天我们所学的《三打白骨精》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在赏读故事的同时,我们要走近作者,感受作者笔下的个性鲜明的人物,感受作者精妙准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0986****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1-07-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