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璧关初中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年级
八
学科
语文
第 周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设计教师
赵晓霞
把关
课题
《藤野先生》
课时数
2课时
教研组长签字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理解本文语言浓厚的感情色彩。
3.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
过程与方法
1、联系社会背景,来领会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的方法。 2、通过私反复朗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3、赏析课文重点语句的方法。 4、 学习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2、围绕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来分析文章
教学 重难点
1.了解作者留学日本的情况、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2.把握课文的组织结构,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方法
朗读法、分析讨论法
教具
多媒体
设计意图
一、讲清“我”的思想变化为线索,围绕表现人物崇高品质的需要来精心组织典型材料的写作特点,抓住物征写人的方法,以及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藤野先生的高尚风格在文中的具体表现。
二、弄懂有关的时代背景以及一些含义深刻难懂的句子。
三、充分运用课后的练习进行教学;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深入理解课文。
白璧关初中课时教学设计(联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作家作品
2、《朝花夕拾》
三、整体感知
教师播放朗读,学生聆听,完成下列任务:
2.这篇散文是以什么顺序记叙的?又是以什么作为中心记叙的? 以什么为线索来记叙的?
明确: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以藤野先生为记叙的中心,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
3.注意:文章变换了几个地点?
变换了三个地点:①“我”在东京;②“我”在仙台;③“我”离开仙台后
4.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并说说各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
第二部分(第4—35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
别,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四、研读,分析藤野形象
1、学生采用跳读方式。阅读有关写藤野先生的内容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
2、学生再根据阅读感知,课本扉页后的彩色插图中有藤野先生的油画肖像,请你为这张画像配一段简要的文字说明。用“藤野先生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的形式回答,选择角度概括人物形象: 学生积极思考,发言。教师引导、提示:
⑴ 特点鲜明的肖像:“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的医学教授。
⑵ 生活习惯角度:生活俭朴。
⑶ 治学角度:认真负责、治学严谨。
⑷ 对待学生角度:热情诚恳、循循善诱。
导入新课
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