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色彩的三个基本特性
3. 明度
指物体辐射或反射光线的强,表示色调的明亮程度。
注意:三个基本特征中,任何一个特征变化,色彩将发生变化;三个特征相同的两种色彩在视觉上具有相同的色彩视觉。
1. 色调
物体发出或反射的主导波长的色彩视觉(各种颜色)。
红、橙、黄、黄绿、绿、青、蓝、紫
2. 饱和度(彩度) 表示颜色的深浅。
主导波长范围的狭窄程度,即色调的表现程度。波长范围越狭窄、色彩越纯正、鲜艳。
第1页/共24页
三、色彩的混合
红
绿
蓝
白
黄(红+绿)
品红(红+蓝)
青(绿+蓝)
品红
白
黄
红
绿
蓝
青
色光的相加混合
任何色彩都可以由不同比例的三种相互独立的色调混合得到。这三种相互独立的色调称为三基色或三原色。
色光混合遵循相加混合法则。
色光的三基色为:红、绿、蓝。
第2页/共24页
色光相加的两种途径:
(l)同时加色法
将三种基色光投射在一个全反射表面上,可以合成不同色调的光。
(2)继时加色法
将三种基色光按一定顺序轮流投射到同一表面上,只要轮换速度足够快,由于视觉惰性,人眼产生的色彩感觉与同时加色的效果相同。
同色异谱:一种波长产生一种色调,但不是一种色调只和一种特定的波长相联系。光谱不同的光线,在某种条件下,也能引起相同的色彩感觉。
例如,波长570 nm的光→黄色光,
红光(650 nm)+绿光(530 nm) →呈现黄色。
第3页/共24页
2.色光混合规律
(l)补色律
两种色光以适当比例混合后得到白光或灰色光,则这两种色光称为互补色。
例如:
红色和青色、黄色和蓝色、绿色和品红色等均为互补色。
品红
白
黄
红
绿
蓝
青
(2)中间色律
任何两个非互补色光相混合均产生中间色光,其色调介于两混合色的色调之间。
例如:红色光+黄色光→橙色光
蓝色光+绿色光→青色光
第4页/共24页
(3)替代律
相似的色光混合后仍然相似。
(4)明度相加律
混合色光的总明度等于组成混合色光的各色光明度的总和。
红色光+绿色光=黄色光
例如: 蓝色光+黄色光=白色
替代
品红
白
黄
红
绿
蓝
青
第5页/共24页
颜料混合遵循相减混合法则。
颜料、油漆等的色彩是颜料吸收了一定波长的光线以后所余下的反射光线的色彩。
例如:
黄色颜料是从入射的白光中吸收蓝色光而反射红光及绿光,红光和绿光混合引起黄色的感觉。
青色颜料从照射的白光中吸收红光而反射蓝光和绿光,蓝光和绿光的混合产生了青色的感觉。
颜料混色所得到色彩的明度降低。
颜料三基色:黄、品红、青。它们分别是色光三基色蓝、绿、红的补色。(图示)
3.颜料混合
第6页/共24页
四、色彩对人生理的影响
主要对人的生理机能和生理过程有直接影响。
b. 视觉对不同颜色的主观亮度不同。
例如:黄绿色最亮、最醒目,其次是黄色和橙色
常用作警戒线,易分辨。如交警服装。
(1)色调的影响
例如:红色——兴奋、不稳定,血压升高,情绪激昂
脉搏加快
蓝色——抑制兴奋,使血压、心率下降,和平
主要通过人的视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调节体液,对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产生影响。
第7页/共24页
c. 选择色彩对比时,以色调对比为主。
人眼对色调的分辨率较好,对饱和度和明度分辨率最差。
忌讳使用的色调:蓝色和紫色, 其次是红色和橙色易引起视觉疲劳。
宜采用的色调:黄绿色、绿色、蓝绿色、淡青色不易引起视觉疲劳——认读率高、快
应用:
主要视力范围内的基本色调宜采用黄绿色或蓝绿色,最不容易引起视觉疲劳,称为保眼色(保护色)。
例如:厂房的颜色、设备颜色(仪表盘)主要以绿、黄绿为主。
第8页/共24页
(2)工作环境中的明度应保持均匀。
明暗适应 →加速视觉疲劳
(3)饱和度高的色彩给人眼以强的刺激感。
通常采用饱和度小于3的色彩。
环境色彩调节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