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陵》。
2 、能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课前阅读补充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昨天我们学得文中的诗吗?
2、呈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生齐读古诗。
3、今天让我们将再一次来到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长江边,感受诗中人物这一次的送别。同学们把课文打开。
二、赏景藏情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1、2小节,思考:找出一个最能表达李白和孟浩然此刻的心情的词语?把它圈出来。
2、交流:(板书:依依惜别)
什么叫“依依惜别”?(课件出示:依依:①舍不得分别②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摆动的样子)你觉得“依依”在这里选择哪种意思?
惜别已是不舍,再加上依依,就更加难舍难分了,你有过这样的情感体验吗?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这个词。(指名读)
读好这个词,我们把它送入句子中,句子也就能读的更好了。(出示:李白与孟浩然一会儿......) 指名读,齐读。
李白与孟浩然心中这份依依惜别之情想让对方知道吗?
从哪字看出来的? (藏)
4、他们怎么藏的? (生述: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一会儿......)
为什么要藏?
是啊,这分明是在借赏景在藏情呐! (板书:赏景藏情)
让我们捧起书,齐读1、2小节,体会这份藏在心底的不舍之情!读完这段话,你想起了哪句诗?
三、话别叙情
1、然而,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呀!终于,李白举起酒杯说:......(出示)指名读,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
①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结合课前补充资料抓住:6个您、夫子、兄长、老师这些词语来理解。
●李白人称“诗仙”,他为人狂放不羁,大圣人孔子他都看不上眼,曾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大诗人杜甫曾用:“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来描述他的为人,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对孟浩然如此敬仰呢?
●人品 (出示资料:孟浩然,唐代田园诗派代表人物,与王维齐名,史称“王孟”。他曾经做过官,后来因朝廷日益腐败,他不愿意趋炎附势,阿谀奉承,所以辞官,归隐田园。)
孟浩然一生洁身自好,不愿贪官污吏同流合污,欺压百姓,所以说——您的人品令人敬仰。
●诗篇 孟浩然一共写了260多首诗,其中有我们非常熟悉《春晓》(背诵)。
其实,孟浩然还有很多这样清新优美的诗句,杜甫曾赞:“清诗句句尽堪传。”就是说他的是每一句都可以流芳百世。所以,李白说——您的诗篇誉满天下。
●这样就是有着崇高人品的孟浩然,这就是诗篇誉满天下的孟浩然,这就是令人敬仰的孟浩然!让我们齐读这句话。
②体会“依依惜别”
●同学们从这句话中,读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还读出了什么? 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同学们,在交通极不发达的古代,今日一别,可真是不知何日才能相见啊!这一别,也许就是永别!此时,李白举起的仅仅就是一杯酒吗? 这杯中还包含了什么?(祝福、友谊、敬仰、依恋、不舍......)
有了
黄鹤楼送别 (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