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荆子育苗技术
摘 要:山荆子又名山定子、水楸子。文章从山荆子种子采集、种子处理、播种以及播后管理四方面对其育苗技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山荆子;育苗;技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1)27-0163-01
山荆子又名山定子、水楸子(Malus baccata)。落叶乔木,其根系深,耐寒性强,生长茂盛,是我国北方嫁接苹果和花红的优良砧木,同时是庭院绿化树种或水土保持树种。果实含糖量,可酿酒;嫩叶可代茶饮用;也含鞣质,可提供栲胶和用做家畜饲料。木材坚韧,可制作农具、家具或用做矿柱和薪柴。
1 种子采集
取种用的果实必须在种子充分成熟以后采收。采下的果实最好立即压碎,取出种子,不能堆集沤烂,以免果肉发酵时产生高温,烧坏种子,降低出苗率。取出的种子,洗净阴干后,可放在通风处保存。陈种子出苗差,不要应用。
2 种子处理
层积处理
秋播的种子不用处理,春播的种子必须在播前经过人工层积处理来促使其完成生理后熟。一般采用沙藏法。即先用清洁的河沙与种子混合均匀,种沙比例为1∶5。也可将种子与沙相间堆积,即铺一层沙子,撒一层种子,沙的湿度通常以手捏成团,一触即散为度(5~15%),沙藏的温度以-2~5 ℃为宜,层积厚度不超过50 cm。层级天数30~35 d。
浸种催芽
当调入的种子应时间过迟,来不及冬季沙藏时,可在播种前10 d,用60~65 ℃的温水浸种,并充分搅拌直至晾凉,继续浸泡4~6 h,然后取出种子混以湿沙,进行短期沙藏,保持温度10~20 ℃,每天勤翻动,及时补水,5~7 d种子发芽。
3 播种
苗圃地的选择
苗圃地应选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质差异小、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地势低洼的土地,易遭受霜冻且易积水,不易育苗。以土质肥沃、便于灌溉的砂壤土和轻壤土为好。同时育苗地必须轮作,避免重茬。
整地做畦
播种前需进行细致整地,使土壤疏松,便于灌溉,保证地力一致,造成有力根系分布的疏松土层。因此,首先应深翻细耙,深度以25~30 cm为宜。同时,施加肥料,一般每亩施农家肥3 000 kg左右,化学复合肥100 kg。为防止地下害虫,可
施杀虫药,如3911颗粒每亩施加1 kg。
经过耕翻平整之后,即可做畦。一般做平畦(有灌溉条件的,也可做高畦),畦宽一般1~2 m,长10 m左右,易东西排列,有利于光照。
播种时期
分秋播和春播。秋播在土壤封冻前进行,庆阳市区域多在10月底至11月上旬。春播则在土壤解冻后开始,庆阳市区域一般在惊蛰后为宜。秋播种子不须沙藏,能节省劳动力,适宜播种的时间长,第二年出苗早,出苗率高,苗木生长迅速。但在冬季干旱、土壤结构不良以及有鸟兽危害中的地区,应春播。
播种量
通常每亩下种量2~3 kg。因播种方法和种子质量而异,可适当调整下种量。
播种方法
多用条播。行距40 cm,播幅5~10 cm,~2 cm,播后立即覆土,~1 cm,并将畦面整平。有条件的地方覆土后,再覆盖锯末或麦
山荆子育苗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