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
摘要:现代企业制度的法律内涵具体表现在:一是企业法人制度。这是现代企业制度内涵中最基本的内容。这一制度规定了现代企业制度运作中实现其规则安排的程度和范围。二是企业外部责任制度,即企业对社会承担的财产责任范围和程度。三是企业内部组织的设置上,即指企业内部制度的构造和安排,其中决策机构和权力机构是首要的。
关键词:市场经济;企业制度;法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1-0213-0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加强和完善法制建设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多年来,众多的学者在加速立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法律体系、关于现代企业制度的立法问题、改革完善司法制度和行政执法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本文仅对其中几个问题的讨论加以概述。
一、关于在法律的层面上对市场经济的理解
从经济学角度讲,人们普遍认为,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为内容的自由经济,也可以简单概括为
“市场经济就是由市场供求变化调节的经济”。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对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如果从法律的层面上看,市场经济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呢?目前广为流行的提法是:“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或“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这是用了两个不同的词,反映了对这两个概念的不同理解。
第一种法制经济用的是制度的“制”,有人认为制度的“制”一般是指法律和制度,应理解为就是要有一套法律来规范市场经济。法制成为调整经济生活的常规手段,人人都要遵守执行。同时,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管理,也是依靠法律来实现。没有法律,市场经济就不能运转。
另一种法治经济用的是治埋的“治”。持这种意见的人认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治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它要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对企业和个人的正当保护、反对滥用权力以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的人认为,“法治”经济和“法制”经济是两种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提法,是不能随意混同或等同使用的。“法治”有其特定的含义,它属于理想原则范围,是治理政治的,它与民主政治紧密相关,现代法治是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必然产物。法治经济是要用法治原则来指导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而决不是一般地强调搞市场经济要注重法律制度建设。这种“法治”
要求国家权力对经济的干预必须以法律形式来进行,干预要受法律约束,要依法行政,行政要程序化。
二、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框架结构问题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法律体系框架结构,比较集中的意见有两种: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是指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各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体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依据和基础,只有围绕宪法的各项原则,才能够完善各个部门法,逐步建立起调整各方面社会关系的多部门、多层次的完整的法律体系。持这种意见的人,又从不同侧面加以强调。有人提出以宪法为基础,以经济法和民商法为主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有人则认为,在宪法的基础上,应加强民商法和行政法的建设,民商法确认产权并调整市场要素的流动,行政法则着重调整政府的行为活动。
另外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