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治疗方案
一、自身免疫性肝炎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炎(ICD-10:)。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内科学》(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十四版)以及2011年英国胃肠病学会和2010年美国肝病研究协会发布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实践指南。
;
:如转氨酶(ALT、AST)升高,免疫球蛋白IgG或γ-球蛋白水平升高,血清学标志物如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I型抗体(anti-LKM1)或抗肝细胞胞质I型抗体(anti-LC1)阳性;
;
,如病毒性、遗传代谢性、药物性、胆汁淤积性等。
、难以确定的患者,可采用国际标准化的诊断积分系统进行评估(表1)。
此外,2008年Mayo临床中心推出了简化的AIH诊断标准,便于临床应用(表2)。
根据血清学特征,自身免疫性肝炎通常分为2型:1型的特征性抗体为ANA和SMA阳性,任何年龄均可发病。2型特征性抗体为anti-LKM1和anti-LC1阳性,多见于儿童,相对少见。
表1: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积分系统(IAIHG, 1999)
项 目
因 素
评分
性别
女性
+2
ALP/AST(或ALT)比值
>3
<
-2
+2
γ球蛋白或IgG(大于正常值的倍数)
>
-
-
<
+3
+2
+1
0
ANA、SMA或anti-LKM1滴度
>1:80
1:80
1:40
<1:40
+3
+2
+1
0
AMA
阳性
-4
病毒感染活动性标志物
阳性
-3
阴性
+3
肝毒性药物服用史
有
无
-4
+1
乙醇摄入量
<25g/d
>60g/d
+2
-2
伴随的免疫性疾病
任何其他非肝脏免疫系统疾病
+2
其他自身抗体
Anti-SLA/LP 、anti-LC1、pANCA
+2
组织学特征
界面性肝炎
浆细胞浸润
玫瑰花结改变
无上述改变
胆管病变
非典型特征
+3
+1
+1
-5
-3
-3
HLA
DR3或DR4
+1
对治疗的应答
完全缓解
缓解后复发
+2
+3
治疗前
确诊AIH
疑诊AIH
治疗后
确诊AIH
疑诊AIH
>15
10~15
>17
12~17
表2. 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的简化标准
分类
变量
积分
自身抗体
ANA或SMA
1:40
+1
ANA或SMA
³1:80
+2;
多项同时出现时最多2分
或Anti-LKM-1
³1:40
或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anti-SLA)
阳性
免疫球蛋白水平
IgG
>正常值上限(ULN)
+1
>
+2
组织学改变
形态学特点
符合AIH
+1
AIH典型表现
+2
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治疗方案word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