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纠纷调解协议书
【篇一:如何写好人民调解协议书的正文】
如何写好人民调解协议书的正文
人民调解协议书一般分为四个部分:标题、首部、正文和尾部。标
题、首部和尾部这些格式都是固定不变的,比较容易掌握。较难的
是协议书的正文部分,就是对当事人纠纷的简要介绍及达成的协议
内容的表述。正文要求简练,对纠纷的经过需用与有限的文字表达
清晰、完整,达成的协议内容更是协议书的核心部分,要求具有可
操作性,真正起到解决纠纷的目的。所以,要写好协议书的正文,
制作一份高质量的人民调解协议书,笔者认为需做到 “四要 ”。
一、要素要具备
叙述当事人的纠纷情况,相当于写一篇简短的记叙文,其要素包括
纠纷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五要素。有些纠纷发生
的时间、地点明确,但也有些常见的邻里、家庭纠纷等大多是长期
积累的,引起纠纷的事件发生时间不会很明确,只能根据当事人提
供的大致时间进行叙述,而地点从当事人基本情况中即可明了,不
需再作介绍。事情的起因、经过是纠纷情况表述中的难点,既不能
遗漏关键细节,又要注意用词的灵活性,若不注意叙述的方式,有
可能当事人一方因用语原因不愿意签字,导致前功尽弃。所以,在
写这一部分时,既要讲求原则,又要注意用语的尺度。从调解的角
度讲,纠纷发生的结果一般是指双方不能和解,申请到调委会进行
调解或调委会发现后主动要求调解,当事人接收调解。
二、逻辑要清晰
三、用语要准确、规范
知了。
一是要术语准确。人民调解协议书具有合同性质,准确的使用术语
既可以节省笔墨,又可以避免误解,若术语运用不准确,不仅词不
达意,还可能引起新的纠纷。如 “抚养 ”和“扶养 ”、“补偿 ”和“赔偿 ”
在法律上含义不一样,用混了可能引起误解 ; “订金 ”和“定金 ”的法律
含义更是相差甚远,用混了则可能引起新的纠纷。
二是要拒绝方言、俗语。作为具有合同性质的人民调解协议书,不
管放到哪里,都要让
人看懂字词、明白意思,所以要使用普通话,不能使用方言、俗语,
如“不搭界 ”无( 关系 )、“价钱太大 ”价( 钱高 )等方言,让他人读起来摸
不到头脑。
三要杜绝错字、别字。在协议书中要杜绝错别字,是制作协议书的
基本要求,如不能把 “采光 ”写成 “彩光 ”,“赡养 ”写成 “瞻养 ”,“道歉 ”
写成 “道欠 ”等。
所以制作完成后当事人签字前,调解员要认真通读协议书草稿,看
看是否存在以上及其他不应出现的问题,若有错误要及时改正,真
正达到通过制作协议书解决纠纷的目的。
四、操作性要强
协议书既要内容合法,又要逻辑严密,同时,还要有较强的操作性。
内容合法是协议书的关键,内容不合法,逻辑不可能严谨,该协议
也不可能有效。操作性强要求文字准确、解释唯一,现实中可操作,
如 “被申请人自本协议签字之日起 7 日内通过本调委会支付给申请人
1000 元,作为对申请人损失的补偿 ”。明确了给付的双方、标的及其
性质、时间等必要要素,如果缺少其中某一要素,则可能引起新的
纠纷,若写成 “被申请人支付给申请人 1000 元,作为对申请人造成
损失的赔偿 ”,如遇到不守信用的被申请人,有可能钻支付时间表述
不明确的空子无限期拖延支付,从而引起新的纠纷。
第一节
邻里纠纷调解协议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