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语文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研读百喻经六则教学素材PPT课件.ppt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学目标  1、了解《百喻经》的语言特色,积累常用的言实词和虚词。  2、了解寓言的特点,掌握寓言寓意的概括方法。   3、从寓言的关键情节切入,探究寓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概括能力。
第1页/共32页
导入
鲁迅先生在杂文《拿来主义》中说到:“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对于外国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他提出,既要大胆地吸收借鉴,又要认真地分析精华与糟粕,加以批判吸收,以期改造民族素质,创新民族文化。佛教哲学,从本质上讲是唯心主义的,是不科学的。但是,含英咀华,弃除糟粕,我们还是能够从禅语中寻觅得一些人生智慧的。
第2页/共32页
《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用寓言以申教诫的一部著作。是古天竺高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天空三藏法师求那毗地译。《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
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原经真正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称之为“百”,有两种说法,一就整数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侮颂共为百则。《百喻经》全文两万余字,结构形式单一,每篇都采用两步式,第一步是讲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阐述一个佛学义理。它从梵文译成汉文,距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此经一经流传,就受到阅读者的欢迎。
第3页/共32页
第一则: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
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
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
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
为其患。譬彼外道,闻节饮食可以得道,即便
断食。或经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饿,无益
于道。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
口爽,此亦复尔。
第4页/共32页
愚人食盐
译文: 过去有一个愚蠢的人,到别人家去作客。主人留他吃饭,他嫌菜肴太淡,味道不足。主人知道后,就在他菜里添了一点盐。 他感到菜的味道好多了,就自言自语道:“这味道所以这样美,是因为有盐的缘故。加了这一点尚且味道鲜美,如果再多加些岂不更好!”这个无知而没有头脑的人,便空口吃起盐来。结果吃得口干舌苦,反而使他自己痛苦。 这就像外道中的那些人一样,听说节制饮食对修行有好处,于是就继绝饮食。有的经过七天,有的经过十五天,白白地受一番饥饿的困苦,丝毫没有增加一点道行,把自己的身体弄得疲惫不堪,并没有证得真道。就像那个蠢人一样,以为可以增加美味,于是空口吃盐,以至于口干舌苦,这也是一样.
第5页/共32页
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
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
凡事应努力达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最佳状态。
人生启示
做事要恰到好处,过犹不及;  凡事要全面谐调,避免以偏概全;   学会克制私欲,不可贪得无厌;   不以好恶看人,做事。
《愚人食盐》寓意
第6页/共32页
第二则 渴见水
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须水,见热时
焰,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新头河。既至河
所,对视不饮。傍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
至水所,何故不饮?”愚人答言:“若可饮尽,
我当饮之。此水极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 尔时众人闻其此语,皆大嗤笑。
即:立即
便:就
第7页/共32页
渴见水
译文:过去有个人,愚蠢没有智慧,口渴极了,想要马上喝水,看见由热气流升腾经阳光折射而成的幻影,就以为是水,立即追赶直到印度河。到达印度河之后,面对着河水却不喝。别人对他说:“你因为口渴寻找水,现在到了有水的地方,为什么不喝呢?”愚人回答说:“如果可以喝尽这些水,那我就喝。但这里的水太多了,都不可能喝尽,所以我不喝。”当时众人听了这些话,都大声地嗤笑他。
第8页/共32页
制定长远的目标,切不可因为目标太远而放弃一切努力;积跬步以至千里。重要的是做好眼前的事,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渴见水》寓意
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实事求是,切忌贪多求大;  做好眼前事,防止好高骛远;  明确目标,量力而行 ;  心中有定,方可拒八面来风。
人生启示
第9页/共32页
三: 入海取沉水
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
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
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 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
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
炭之价直。
第10页/共32页

语文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研读百喻经六则教学素材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