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K统使用管理制度
(红外传输版)
为了规范识别器使用保管体系,高效有序地开展科学的繁育、 兽医和牛群管理工作,确保提高牛群繁殖率和疾病牛只的检出率, 特编制SCR系统使用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安装使用 SCR生产管理系统的牧场,各牧场的各 部门应依据岗位职责做好系统的维护,依据此规范制度严格操作, 以延长系统部件的使用寿命,通过规范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 SCR
生产管理系统作用。
注:下文中第一部分中的第二项 SC两圈的功能摘白售后梁乾坤所写(SCF 的健康和发情)
第一部分:SCR勺功能、组成 03-06
第二部分:SCR®圈正确佩戴与保管 0 6-09
第一节:SCR5圈的正确佩戴 06-08
第二节:SCRM件的保管 08-09
第三部分:SCRB息录入 09-19
第四部分:SCRK统与设备维护 20-36
第一节:SCR系统维护 20-25
第二节:SCR设备维护与保养 25-30
第三节:掌上电脑的使用 30-34
第四节:传输线接头绝氧化处理
34-36
第五部分:各部门职责 37-38 第六部分:考核制度
39-39
第一部分:SCR勺功能与组成
SCR的组成:SCR主电脑、SC沏另U器、SCF^卡、SC顾圈(活
动项圈主要监测发情,反刍项圈监控发情与健康问题)
、SCR项圈有三个功能:牛只的反刍和奶牛发情活动虽监测以及 牛号的识别。
(一)活动量项圈的功能是通过佩戴项圈采集奶牛的活动和反刍数据,通 过识别系统传送到电脑系统软件进行分析,并转化成可用的报告;项 圈通过7-10天的数据收集作为基础数据(采食,饮水,等日常数据), 并以2小时为间隔,进行数据比较分析,当奶牛发情时,其活动量是 平时的数倍以上,并且当奶牛站定接受爬跨时,达到顶点,其活动量 开始减少,并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
,SCRE是通过分析找到这种奶牛, 并告诉用户什么时间奶牛到达高峰(接受爬跨)并推断出最佳的配种 时间;对于我们来说监测发情,活动量变化是最直观的数据。
SC璇情监测系统主要完成以下工作:(繁育人员)
1) 找到发情牛
2) 建议用户在最佳的时间配种
3) 白动筛选出不发情的牛
4) 筛选出可能存在卵巢囊肿的牛
5) 筛选出可能流产的奶牛
6) 综合牧场指标 (牛群、单舍活动量的变化)
注:以下为繁育人员检查重点
恢复期内的奶牛发情不进行配种,超过恢复期的(头胎 55天,经产50 天),进行正常配种;对于系统未发现,并有明显发情现象的牛,也进行配
种,并记录时间,查看奶牛的活动和反刍变化曲线,分析原因。
Heatime建议的配种时间为10-18小时,根据班次等情况8-20小时也是 合适的配种时间。
技术人员需要把昨天或上个班次已配种的牛进行过滤(报告里会存在 26 小时以上),如果及时输入配种记录(配种时间一定要准确),更容易过滤。
技术人员应该对超过恢复期,并一直未发情的奶牛进行检查和处理;
产犊80天后仍未发情的奶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对于短发等发情不规则的奶牛进行检查和处理(多为卵巢囊肿牛) ;
对于系统警报的可能流产牛应再次孕检, 孕检阳性的输入孕检日期,孕检
未孕牛或返情牛应再次进入配种流程;
对比牛只发情、配种时间、孕检结果等繁育报告,总结发情监测系统性能 及繁育指标,给以后繁育工作提供准确依据。
(二)、反刍项圈的功能:项圈内置了微型听诊器,通过听诊器记录奶牛咀 嚼吞咽等声音,并通过系统记录反刍的时间,通过记录反刍的时间来反应牛 的健康和营养状况,系统佩戴后有 7-10天的数据采集期。
反刍监控的应用:
1) 奶牛吃的如何?休息的如何?
2) 奶牛产犊后健康问题的早期指标(牛产犊后 7天监控,是否恢复到正常 状态)
3) 奶牛健康问题的早期预警,在发病的初始阶段就能发现。
4) 通过反刍监控治疗效果
5) 有效监测热应激等
6) 评估治疗效果
注:以下为兽医检查重点
项圈的佩戴及数据录入要及时准确;
每班次查看健康未挤牛;
对系统提示的问题牛进行检查;
对报告里提示的健康分数,75分(红色标记)以下的要尽早检查,75分 -80分的,如果时间充足,也应检查(因为下一次识别其可能从报告里移除, 或恶化成红色),80分-86分的应该给予关注;
新产牛一周内的健康要重点监控,应查看 1-6天每日反刍量:1天:>200
次,2 天:>250 次,3 天:>300 次,4 天:>350 次,5 天:>400 次,6 天:>450 次;
如果奶牛的产奶量,反刍变化迅速下降,此奶牛需重点监护;
如果组群的反刍量都下降,应该查看应激(热应激,挤奶时间较大调
SCR项圈使用管理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