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导学案
班级 姓名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先熟读诗歌,标记勾画重点字词,名句,再认真研读本学案。
2、限时完成,规范认真。时间:30分钟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作者及宋词的常识、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②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①反复吟读直至背诵,体会这首词的音韵美。
②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 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教教学难点】
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预习案】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名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 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 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仪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 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有《乐章诗》,收词近200首,其中《雨霖 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都是千古不朽的名作。
鹤冲天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 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文学常识
关于宋词
词的起源一一i^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在宋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 曲”。
词的定义一一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是诗的一种。词有很多别称,如
“长短句” “诗余” “曲子词” “曲词”“歌词”等。
关于词牌和标题一一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 ,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词牌
是一首词
词调的名称。
词的分类一一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 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 (词的段落叫“阙”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 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
.写作背景
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 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 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 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所以这是一首投赠词 ,目的是 得到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
.咬文嚼字
识记字音
参差(堤沙(天堑(珠矶(
罗绮(重湖叠I® (钓叟(
千骑(箫鼓(蒙奢(
理解词义
找出需要注释的词语,写在下面(6-10个。
【探究案】
一、总体感知,信息筛选
(1、作者笔下的杭州是怎样的一座城市 ?原文中的哪些词可以提现杭州和西湖的 特点?
(2、词的上片和下片各自交代了什么样的内容 ?
二、分析品味,探究赏析 (1、作者是怎样表现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 ?选取了哪些意象?
(2、这首词中你认为哪些句子用得精彩?请选取一处进行赏析。(提示:散文化诗句, 点出手法,说出效果
【训
望海潮导学案学生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