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文档——高层写字楼设计
要点
高层写字楼设计要点
写字楼过去叫办公楼,高层写字楼已不是一条过道两排房,加上楼梯、厕所就完成了。
现代写字楼在各城市里,已发展到了 100M 高的高层建筑乃至 100M 以上的超高层建筑。
高层写字楼中有关消防的内容,消防规范里规定得比较详细:如防烟楼梯,消防电梯,防
烟前室,正压送风、避难层等,在设计方面好像并不困难。但另外一些内容:如客梯的
数量、货梯的数量、卫生间、清洁间、咖啡备餐间、新风机房、强弱电用房、排烟、管
道、过道排烟等,过去不属于建筑专业的内容就不太清楚了,往往方案定了之后,一改
再改,业主着急,自己也着急,甚至于认为都是其他专业的事,应该另请顾问,而不是
建筑专业的事,让业主哭笑不得。其实,我们稍加研究,这些问题是有可能弄清楚的,
至少来一个八、九不离十,才不会被动。此外还有大堂、地下餐厅、地下车库、屋顶冷
却塔等也是高层写字楼要考虑的一些问题。
一、 写字楼的核心筒:
问题出在写字楼的核心筒里。写字楼的使用面积,大致是 70%,这是大家知道的。但要
做到 70%也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超高层,电梯占用面积比较多,所以,我们要把 30%
的核心筒设计好,才能保证 70%的使用面积。核心筒的内容是什么?除必要的疏散楼梯
及消防电梯在规范里很明确地说清楚:就是要两个防烟楼梯,其前室面积是 6 平米,
每 1500 平米要一个消防电梯,前室也是 6 平米,当两种前室合并的话,其合用前室是 10
平米,这方面大家都知道。但其他内容书上找不到,在审查图纸时就没根据了,尤其是
客梯。
二、 写字楼的客梯数量:
说到客梯,电梯的数量是根据人数、高峰等候时间来决定的。但人数的根据又是多少?
一时查不到根据,而电梯商可以提供你很多假设,人数有 10、11、12 平米使用面积/每
人不等,高峰等候时间 40 秒,50 秒,60 秒或者 40 秒以下的 35-30 秒等,电梯载重从
2
1000kg-1150kg-1350kg-1600kg 之间又是很多种,再加上电梯速度的变化,所以他们用
“电脑计算”来使人们认为是一种很复杂的计算公式,吓唬得使我们的设计人从此就不
想去弄懂,我遇到的绝大多数境内外很有名的建筑师都声称需另请电梯专家来咨询,看
来大家都被电梯商给唬住了。其实所谓人数,就你自己这一层办公室的人数除以这一层
的建筑面积,大体就有数了。我们的一层设计室 40 多人,700 多平米,大体是 15 平米/
人。北京市曾在报纸上公布过一个公务员标准是 平米/人。电梯商实际也是根据 15
平米/人,但他们有时用 10 平米/人(使用面积),有时用 11 平米/人(使用面积),实
际就是使用系数 67%-73%之间,也就是 70%这个数。是一个定数。为什么是定数呢?本
来一栋建筑物还没有建成,还没有使用,即使使用以后,一栋高层建筑至少也要用 50
年,50 年里是否会永远人数不变?事实上本来就是一种模糊统计的数字,本身就不是
计算出来的,所以不是只有电梯商才能够说出的数据。为此,我问过境外的机电顾问公
司:你的使用面积那里来的?他说是根据方案图,而我们的设计图纸还在方案阶段,我
又问我们方案不断修改,你是用什么办法跟上的,他答不上来。实际没有方案图,有总
面积,有层数,他们就是根据 70%的系数来决定的。所以,我们在设计初期时只有建筑
面积(平方米),为什么不用平方米自己来推算呢?我工作的办公楼 15000 平米,两台
1000kg 客梯,合 7500 平米/1 吨电梯,上下班特别紧张。办公楼是 21 层,越是紧张越
是站站停,十分着急。后来改成单双号停,好了一点,但还是不能承受,于是使用了十
多年的大楼,正在想办法加电梯。由此说明合理的话,一定在 7500 平米/1 吨以下才行。
二十多年前,我从当时先进国家的书本、杂志、图纸中,统计出了很多大楼的数据,粗
略统计的平均数字是 5000 平米/1 台,但由于书本、杂志的比例不清楚,不知 1 台是多
少重量的。但客梯大多在 1000-1600kg 之间,而高层写字楼的柱网也大多是 8-9M 之间。
反算的话,是 5000 平米/1 吨-5000 平米/ 吨之间。为什么我用“5000
分享文档——高层写字楼设计要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