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教案三教学案例反思
3.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 协调有序 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过程:
一、文本导入,引出搭石。
1.从课文情境入手,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交流学习 什么是搭石 。
3.交流搭石给人留下的印象。
三、引导质疑,自主寻美。
,引导学生质疑。
2.默读2-4自然段,寻找美丽风景。
3.交流所寻风景,相机板书:整走让背 过
四、深入体会,品味搭石。
(依据学情,重点感悟)
1.一行人 走 石图。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
(1)读通句子,正音。
(2)引导学生用、联系语境、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小结学法。
(3)学生运用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的方法,尝试学习,体会 走石图 的美。
(4)反复创设真实情境,深入体会画面的美,相机指导朗读。
(5)变换文字的排列,读出诗的韵味。
(6)补充作者的生活体验,配乐情境引读。
(7)解疑,回扣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背老人 过 石图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
(1)指名读。正音:伏。
(2)自主练读,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
搭石教案三教学案例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