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实录.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体味诗人海子对幸福的理解(重点)和内心的绝望(难点)
  2、引发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
  [教学过程](实录整理)
  第一阶段:初解
  1、师:谈谈你们对幸福的理解。
  生:有很多钱,住大房子,开奔驰,吃麦当劳。(大笑)
  生:希望父母和我关心的人都身体健康,长命百岁。(鼓掌)
  生:每天都不用上学,想玩就玩,想上网就上网。(嘻笑)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的幸福,但是也不能太肤浅了。比如说,你喜欢打篮球,多下点功夫提高球技,也比一天到晚上网要有意义的多。(对学生回答不能一味肯定,对太偏激的学生应作适当引导)接着还想追问一句:如果你得不到想要的幸福,怎么办?(为理解海子之死埋下伏笔)
  学生答案主要有三种:A算了B再努力C降低要求
  师:这是一般人对幸福的态度,接下来我们通过学习《面》来看诗人海子对幸福的理解。
  2、请一生读课下注释:选自《海子诗全编》。海子(1964-1989),安徽安庆人。当代诗人。(课下注释不详,此处教师有意不多作介绍)
  听录音带朗读,学生齐读。(录音带读得很温情,对学生是一个误导,正好)
  3、师:这首诗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来朗读?(再次误导学生)
  学生讨论回答后明确:语调舒缓,带着希望和温情。
  学生集体有感情来诵读全诗。(此时学生以为诗已经讲完了)
  第二阶段:深化
  1、师:这首诗讲到这里好像就完了。但是,我们在学一首诗的时候,绝不能把诗人的生平和写作背景给忽略了,诗人本身也是诗的一部分。大家可以看看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生:1989年1月13日。
  师:海子是什么时候死的?
  生:1989年。(此时学生都意识到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和海子离世是同一年,表情充满疑问)
  师:这首诗可以说是他对人世的一首告别诗,就在两个月后――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当天正是他25岁的生日。死前海子用铅笔在一张碎纸上写下“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学生震惊)

  师:既然说“与任何人无关”,那就是和自己有关了。那么海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正式介绍)
  海子原名查海生,15岁从安徽安庆农村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因版面限制海子生平略)。
  这样看来,他性情的“偏颇”或许是由于从农村出来到大城市的不适应,或许是诗人的天性,或许爱情上的打击,也或许是各种原因都有。总之,他用生命为代价成就了《面》的不朽。(整个介绍过程中,学生凝神屏气,听得很认真)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这首诗,你能从中发现一些诗人想要死的“迹象”吗?
  2、学生自由讨论发言(学生思维展开了,气氛活跃)。
  生:“明天”。海子要做的每一件事都说从“明天”起,而明天是一个永远不会到来的日子,可见他对今天是不抱希望了。
  生:古人说“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海子这里却是故意强调“明天”,说明他今天已得不到这些幸福了,包括简单的生活、和亲人通信、给河山起名字、祝福陌生人,加上一个“明天”,都成了奢望。
  师:前面分析过,海子想要一种自由隐逸的生活,这和中国古代许多高人隐士是一致的,在陶渊明那个时代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实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