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 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以前我总认为哲学很深奥很遥远甚至认为我一定接触不到哲学。然而我读了《中国哲学简史》后不得不惊叹冯友兰先生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虽然对我而言读这本书有些吃力但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了许多文浅意深的语言进行论述还是深深吸引了我。读完这本书我改变了我的想法哲学离我并不远哲学始于思想。
在书中冯友兰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人要有思想首先要弄清楚人能够思想什么这就是说在对人生进行思考之前我们要对思想进行思想。”这句话我认为是哲学的根本。人要能认清自己认清自己能够思考什么什么才是自己的思想范畴在自己的思想范畴之内进行不断地思考深层次的思考也就能变成反思;自己思考反思自己这也许就是哲学的本质吧。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说的“认识你自己”与冯友兰先生所说是相通的一切的哲学都是建立在“认识你自己”之上的。只有充分地认识自己哲学才能使我们提升心灵的境界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哲学即智慧之学人的智慧来自于人的思考。无论多么伟大的学者、哲学家他们的智慧源泉都来自于他们那善于思考的大脑从思考中得到真理真理的诞生也就是哲学的出现对他们而言哲学无处不在。
“就我而言哲学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人只要还没有死他就还是在人生之中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人生进行反思至于系统反思的人就更少了。”这段话依然来自《中国哲学简史》它足够验证“哲学是始于思考”的。“反思”无非就是思想的思想即深层次的思考而“系统的反思”是聚反思、总结于一体就像优秀的学者、哲学家他们不但善于思考还善于总结总结的产物就是“真理”就像我上面提到的“真理的诞生”它就是关于思考的总结。
所以做一个会“系统反思”的人哲学就会离你很近。哲学始于问题。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就对这本书没有产生好感而老师也说这本书是要“啃”读的然而这样的书完全不对我的口味。改变是从某些同学的摘录开始的或许只是对其中的部分内容开始感兴趣也没有想把这本书的每个字都研究透但我还是有了一些不多的感想。
OK那么我们开讲。
首先是儒家的一些我看到的东西:积极入世。“积极入世”倡导“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个人健康人格,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人生最高道德标准,从而打造了整个民族的强健精神支柱和充满浩然正气的民族性格,完整地构建了全民族的道德体系,加上儒家“德治爱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仍渗透在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一直是中华民族在人文理想方面的宝贵精神财富。
然后是道家的“出世”。我对于道家的出世到不是很了解主要了解它主张的“无为”。一开始认为“无为”是无所作为读过书的相关部分后大致了解到无为是指经过有为的思考以时势、趋势的判断做出顺势而为的行为以我的理解简单来说就是要做好属于自己本分的事就够了也算是简单地实现了“无为”的意义。
我最欣赏的是:“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出世做人入世做事》)
我还想说一个比较传奇的人物——王守仁。这个人明显是精通哲学的而且可能是哲学界的一位大佬他精通儒家、道家、佛
中国哲学简史 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