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当年都是熊孩子
小时候,最怕做操。
老师喊口令:“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本来要出左手,却伸出右手,本来踢右脚,却踢了左脚。老师生气,让我站在队伍前面。众目睽睽,我脸红,心虚,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做操就更笨拙了,在队伍里时,只是分辨不清左右,站出来后,东南西北都分不清,动作也没有一个跟得上老师的口令的。一大班学生,看着我,笑得前俯后仰。
发誓再也不做操。有体育课,就磨洋工,方法是躲厕所,等做完操,才慢慢吞吞地往操场走。这样的小伎俩也不能长久,会有同学告发,就转为“腿疼”――当然不是真“腿疼”,装的,一瘸一拐,竟然骗了老师很多次。我总是有病,肚子疼,脑袋疼,腿疼,什么地方都疼过。为了让老师相信,还拿一根粗棍子,打青自己的腿。回头想想,不知那时哪来的勇气?
其实,之前还是爱好体育的。跳高、跑步、立定跳,都喜欢。没什么运动的地方,就在院子里转弯跑,用石块画一条线,风风火火地和伙伴们跑开了。我长得文静、瘦弱,可是跑得快,经常拿第一。这,当然要感谢村里经常欺负我的孩子,我打不过,只好跑,不然,就真要挨拳头了。也跳高,家里有现成的晒衣的木头架子,找一根竹竿一架,就是跳高架了。跳得摔在地上,也乐此不疲。立定跳最
简单,什么也不需要,弯腰,甩臂,起跳,一气呵成,是我最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
可惜,我之前的一点体育运动天赋,都毁在了做操上。就是那么一件小事儿,站在了队伍前面,被同学们笑了一场,就成了一个熊孩子,一个体育上的熊孩子。莫欺少年心,看来,这句古训还是没说错的。自尊这事,可大可小,有的人,愈挫愈强,有的人,一挫,一点儿自尊,就全没了,而我,应该属于后面一种。
成了熊孩子的我,后来,当了老师。当了老师的我,后来,遇到了不少的熊孩子。
刚教书那阵,遇到一位多动的熊孩子。在班上,坐不住,老师在上面讲,他在下面讲得比老师还起劲。拿眼瞪他,稍停了一会,转过身,他又做小动作了。把所有的笔拿出来,在桌子上堆积木,“啪”的一声掉在地上,全班同学都盯着他看。课是上不下去了,就把他请到了教室后面。没想到,等一会人不见了,原来,窗子外面有人吵架,他跑到窗前看热闹去了。
一个班上摊上这么一位熊孩子,也真够头疼的。那时,新手上阵做班主任,急,又找不到更好的方法,就拿吼和罚站做撒手锏。刚开始挺有效,吼声抖三抖,熊孩子果真不动了,后来,他对我的吼声有了免疫力,我照吼,他照动,我继续吼,他继续动,而且动得更厉害,有一些对着干的苗头。罚站更没用,你让他站,肯定没一会儿,他跑到窗边看风景,悠哉乐哉,气得你恨不得揍他一顿。
这是旧事。熊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去年大学毕业。工作的第一个月,发了工资,他请我吃饭。饭桌上,彬彬有礼,斯斯文文,模样儿还是小时候的模样,就找不到小时候好动的影儿。问他什么工作,他告诉做银行信贷。这是与数学打交道的事,没一点细心、耐心,是做不好的。他似乎知道我的疑惑,分明记得小时的好动,向我敬酒:老师,小时候好动可没少给您添麻烦,真要谢谢你!
听得出的真诚,可是我觉得不好意思。他给我添过麻烦,班级流动红旗评比,没少给班级扣过分。上课,没少让我闹心,当初,还庆幸没高血压,不然我也会脑梗塞。可是回头想,我也没少给他添麻烦――吼他,罚他站。结果,同学嘲笑他,颜面扫地。一颗童稚的心,也说不定
我们,当年都是熊孩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