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
大道之行也
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文章出处
写作背景
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这番言论。
1、天下为公 wéi ★2、选贤与能 jǔ
3、讲信修睦 mù ★4、矜 guān
5、男有分 fèn 6、货恶其弃于地也wù
背诵课文
提问注释:
1. 大道:
2. 选贤与( )能: 与,通“ ”, 。
3. 讲信修睦( ): :
5. 矜( )、寡、孤、独、废疾者:矜,通“ ” , 寡, 孤, 独, 废疾,
6. 男有分( ): 分, 7. 女有归: 归,
8. 货恶( )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恶,
9.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10. 谋闭而不兴:
11. 盗窃乱贼而不作: 乱, 贼, 作,
12. 外户:
13. 大同: 。同, 。
选拔
奉养
1、大道之行:施行。
2、天下为公 :是。
3、故人不独亲其亲:所以。亲,意动, 以……为亲。这里可以译为奉养、赡养。 亲,名词,指父母。
4、不独子其子:只。子,意动词,以……为子。这里可以译为抚育。 子,名词,指子女。
补充解释:
5、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所终,终其天年,养老送终。所用,为社会效力。所长,顺利成长。
6、皆有所养:供养。
7、不必藏于己:私藏。
8、是故:因此
9、是谓大同:这
补充解释:
问题研究
“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全文结构(总分总)
全文可分三层: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人尽其力
1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第二层(第二至三句话)
第一层(第一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三层(第四句话)全文的总结语。
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
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大道之行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