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一年级孩子上课注意力的关键期
——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背景:教一年级的老师都有这样的发现,上课时有些同学在课的后半段要么发呆,要么玩橡皮、铅笔,要么乱动、坐不住,即使自己想认真听课,但管不住自己。也就是说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在整堂课上都能认真的听老师讲,能维持的时间大约是在十五到二十分钟左右。所以如何利用好学生这些有效听课时间,就需要教师更智慧的去分析和琢磨教材,创设教学情境,合理的安排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把握好重难点出现的时机等。
案例过程:
一、前置作业:1--7的顺序及大小。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6的分成教学:课件展示给圆片涂色:师先给学生示范:每行中有6个圆片,我先给5个圆片涂色,表示6可以分成5和1。
学生按照老师的样子在书本上给剩下的每行中的圆片涂色,并思考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在书本上给圆片涂色老师进行指导。请同学回答涂了几个圆片,表示什么意思?师进行纠正。6的组成大部分学生在参与课堂。
跟踪练习:(课件出示图片)那两个图片的圆片组成数字6.
2、7的组成教学(是小组讨论学习):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7根小棒,先将它们分成两部分拿在左手和右手里。(每个学生拿的方法不一样)然后找同学起来回答两只手分别拿了几根,表示什么意思?再找其他同学回答与之不同的拿法并说。最后请小老师汇报7的组成。(在学习7的组成是已经有一小部分学生不能参与课堂,他们有的做小动作,有的开始说话,有的在书上乱写等。)
跟踪练习:(课件出示图片)那两个图片的圆片组成数字7.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6和7的组成了吗?
当堂练习。。。。。
案例分析:在课堂维持大约是在十五到二十分钟左右,有一小部分学生已经注意力不集中了,不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细细分析是因为他们自制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也就是说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在整堂课上都能认真的听老师讲,所以如何利用好学生这些有效听课时间,抓住孩子注意力的关键期,就需要教师更智慧地创设教学情境,合理的安排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把握好重难点出现的时机等。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注意:
最主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感兴趣的会全神贯注,不感兴趣的则心不在焉。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批评,家长责备,他们
杨鹏合10月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