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读书交流会发言稿
读书交流会发言稿
三月份读了学校为我们推荐的《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为我们如何教育学生、帮助学困生;如何对待课堂,锻炼学生的思维;如何检查学生练习、减轻学生负担等等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其中也不乏许多对教师自身学习的指导,比如《怎样听课和分析课》就使我受益颇深。
虽然参加工作的时间不长,但也听了很多名师的课,听了不少身边的优秀老师的课,可每听完一节课后,我总觉得很好很好,可是真的问怎么好,好哪里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就说不上来了。看了《给教师的建议》后,我开始有些明白作为一线教师应该怎么去听课和分析课了。
关于听课和分析课,苏霍姆林斯基用了两章的篇幅加以阐述,这条建议不管是对于学校领导还是对于我们普通的教师,都是非常适用而且值得去认真学习的,因为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我们只有认真的分析自己和别人的课,把别人的课的有益的经验吸取过来,改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我们的教学生活都会逐渐成熟起来,才能真正发挥“课”的作用,我看了一下,里面提到的许多观念都与我们现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有着一致的地方,苏霍姆林斯基分了九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下面我简单说一下。
,何时去听,听多少课
,目的是否达到
。
。
阅读了上述建议的详细介绍后,我体会到了我们听课和分析课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听课要有准备
常言到,有备无患,不打无准备之仗。可是在我听的课中,有时是听课时间到了,拿上一本听课笔记就去教室了,根本不知道要上的这节课是什么课,上的是什么内容。这样当然不利于听课了,那么听课要做些什么准备呢
,与之相关的有哪些新旧知识,重点难点是什么
,教师的设计意图是什么,这样才能看出教师教学的完成情况。
,当时有什么困惑和问题。
二、听课时听什么,记什么
我有这样的经验,听课时好忙哦,总是低着头忙着记教师上的内容,学生的回答,最后听课笔记就象上课老师的一份详细的教学设计。而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互动合作,师生的互动是怎样开展的,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如何发挥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是如何展现的,往往被忽视掉了。
其实听课时主要是听,看。听课的结构,听重点难点的突破,看教师的板书和教学媒体的运用,看课堂气氛,听教学的细节,听教学的闪光点。
当然记录也是必不可少的,听课记录是重要的教学研讨资料,是教学指导与评价的依据,但它应有别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应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简要、合理的再现,又是对课堂教学环节、方法、效果的一种记录和思索。听课记录要做到有实录有评点。记录要抓重点,对内容要选择,不宜
“有言必录”,落在纸上的文字要精练,言简意赅。为了简便迅速,有时用符号做标志和提示。
三、课后的交流反思
读书交流会发言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