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法律思想史简答及论述1.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中国法律思想史》简答及论述题 1、简述管仲的立法思想管仲主张“令顺民心”,“与民分货”, 法令的制定必须适应民众好财争利的习性, 这是管仲在立法方面, 尤其是在经济立法方面的主张。管仲的立法主张有两个特点: —是强调物质经济利益的地位;二是重商。(1) 管仲认为, 立法必须顺应民心。以民心为向背, 而赢得民心的关键在于使法律符合百姓的利欲, 适应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要求。(2) 管仲重视商业。力图用行政和法律手段促进并控制经济的发展。管仲的立法思想具有重商主义的特征。(3) 管仲在农业方面也有自己极有特色的思想。 2 简述秦王朝“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秦统一中国后, 建立了以法家思想为指导的专制统治, 推行“事皆决于法”的法治思想, 用严刑峻法来统治人民。其法治思想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事统上法”的指导思想,加强法律的统一。②“事皆决于法”的法制思想; ③严刑峻法, “深督轻罪”的施刑方针; ④“以法为教”的文化专制思想。秦王朝“事皆决于法”的“法治”思想对秦统治者实现统一, 建立和巩固中央集权封建国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采用单纯的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秦王朝的速亡。 3 简述魏源的“变古愈尽,便民愈甚”思想魏源认为天地万物和人类社会都是不断变化的, 指出历史进化是客观的必然趋势, 提出了“变古愈尽, 便民愈甚”的变法思想。他指出“天下无数百年不敝之法,亦无穷极不变之法”。他列举历代赋税、兵役制度不断变革的事实, 说明法令随着“势”的变化而变化, 这是历史发展自身的法则。他还认为后代的法令、制度比古代进步,反对那种“执古”、“泥古”而不知随“势”变法的人,怒斥他们是“读周礼之书,用以误天下”的庸儒。但魏源认为现有法令制度问题不大,关键是讲求行法之人,除去“法外之弊”,所以其变法思想仅为点点滴滴的改良,根本没有触及封建统治制度,也没有以新法代旧法,仿行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法律制度的要求。 4 试述《唐律疏议》中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体现《唐律疏议》是以唐朝早期法律为基础而制定的集大成的律文及释文。代表了唐朝制定法律的最高水平。它包含的法律思想非常丰富,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1) “德礼为本、政教为用”的礼法结合的思想。在《唐律疏议序》中说:“德礼为政教之本, 刑罚为政教之用”,法律的功效和礼仪道德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礼的精神完全融合在《唐律疏议》的律文中,标志着中国古代礼治的法律化已接近完成。 2) 封建纲常的法律化。“一准乎礼”的唐律比汉律更全面和具体地体现了“三纲”的原则:①“君为臣纲”置于三纲之首。对谋反、谋大逆、大不敬等违反“君为臣纲”的行为作了详细规定并给以严厉惩罚;②“父为子纲”在唐律中反映得最全面和具体, 对构成不孝罪的种种行为严厉惩罚;③“夫为妻纲”, 维护夫权,歧视和压迫妇女,规定了“七出”,闻夫丧不举哀等犯罪行为。(3) 维护等级特权的立法思想。唐律是一部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法: ①贵族官吏有罪无刑; ②将人民分为良贱,良贱适用不同的法律。《唐律疏议》是唐律的集大成者,体现了礼法的结合。其后的各朝立法均以这种礼法结合的思想作为正统法律思想,成为以后各代立法的蓝本。 5 简述邓析“不法先王,不是礼义”的主张邓析是春秋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不法先王, 不是礼义”是邓析主张改革, 反对周礼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主旨。意思是说“先王”的所做所为, 并不可能为万世所效法; 礼义也不见得正确, 没有必要非遵循不可。邓析的“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提出先王的礼义法令是可以批评,可以否定,可以废弃的, 从而论证了否定周礼,实行法治革新的合理性。 6 简述董仲舒的《春秋》法统说的主要内容董仲舒认为孔子作《春秋》就是为后王立法,将《春秋》推祟倍至,视其为治国理民的法典,依照《春秋》的理论和精神解决政治法律疑难问题。其春秋法统说有以下内容:①《春秋》大一统思想。 2 “大一统”主要指要求统一, 并以君主为绝对权威。②从秦弊政中吸取教训, 提出“更化论”。用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调整治国策略,进行“更化”,制定出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长远利益的政策。③“罢黩百家、独尊儒术”, 统一思想。总的说来, 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对西汉加强中央集权, 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 7 简述洪仁轩“国家以法制为先”的思想洪仁轩认为“立法制”是治国的首要措施。他在《立法制喧谕》中强调“国家以法制为先”。认为立法是治天国法纪松驰的形势和弊端,还有增强国力,争雄世界的意义。洪仁轩进一步指出、国家不仅要立法制、而且要“立法当”,“立法善”, 因此立法必须“变通”以求“更新”。以这些思想为指导, 他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洪仁轩的思想带有资本主义民主与科学的因素,包含了变封建主义为资本

中国法律思想史简答及论述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lyb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