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如何“因需而生”
相比最近因为关税调整热闹非凡的豪华车市场,新能源车市场近来同样受到政策影响,经历了“一波三折”。
从5月底工信部发布关于撤销《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公告,到6月12日新的新能源补贴政策正式实施。一系列政策规范的密集出台,可以算得上是为今年稍显“寡淡”的乘用车市场平添了几分辛辣的“佐料”。
有人曾说,发展电动车总目标包括了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环保效益、能源效益、民生效益等等。但是换个角度,如果企业不再是单纯为了“碳积分”,也不再是标榜“弯道超车”的概念,如果能设身处地,而不是盲目随大流,如果能真正将用户摆在首位,而不再是应付了事,眼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是否将会是另一番光景?抛开牌照和价格因素,消费者心目中理想的新能源车又究竟该是什么样?这些疑问看似老生常谈,但是也时刻发人深省。
外在:千篇一律还是拒绝雷同
马斯克曾说:“特斯拉要做的是颠覆汽车工业。”因此,如果继续从特斯拉产品的角度举例的话,它之所以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很重要的就是其产品前卫的外形、新颖的内饰设计和无处不在的高科技应用。
众所周知,特斯拉产品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有实体按钮。巨大的中控触摸屏,全液晶的组合仪表,以及人性化的人车交互系统等等
……这些都为它打上了浓浓的科技标签,这也是一款充满科技感的电动车。
反观国内车企在试水电动车产品初期,外观内饰总是各家企业绕不开的最大败笔。由于很多车型都是由传统燃油车,甚至是即将淘汰的车型改装而来,所以原车本来就没有什么吸引力,改装之后同样也难以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因此,面对追求个性时尚的新兴消费群体,千篇一律的造型绝对走不通的。此外,不只是“有眼缘”那么简单,现在更多的消费者也希望他们所购买的汽车产品是自己个性的延展,同样也要拥有感情。
好在,现如今有许多车企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而这一点无论从今年的北京车展,还是从近来如雨后春笋出现的新造车势力带来的产品中都可以发现一些端倪。
所以,未来的趋势依旧是如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兴企业都在着眼于带来一种对于电动车产品的诉求,那就是要把豪华、科技做到极致。
内因:续航依旧是决定因素
老话说,“师夷长技以制夷。”仍旧拿“标杆”特斯拉来对比,面对即将加征关税为何仍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除了前卫的造型背书外,强大的续航能力绝对是其最重要的杀手锏。就拿目前国内市场最为常见的MODELS和MODELX两款车来说,续航里程平均都能是在500公里起。而在极限测试状态下,MODELS曾跑出过超过1000公里的成绩。这也相当于从北京出发,不用充电,就几乎可以到达上海、西安、青岛等地。
反过来试想一下,如果特斯拉的产品续航只有150公里,让消费者永远纠结“下次什么时候充电”的话,那么,它还会不会是现在的特斯拉呢?
当然,能消费得起MODELX、宝马i8等等这样百万元级别的电动车仅仅是少数人,而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能在有限的预算内购买到更具性价比、续航里程更长的电动车产品,才是他们最迫切的需求。
尽管想超越传统燃油车的续航能力短期还不现实,但从现有的国产纯电动车的名录中不难发现,能达到300公里续航的电动车产品也几乎覆盖了市场所
新能源车如何“因需而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