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辽代墓葬及出土文物.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辽代墓葬及出土文物蒙古族建筑—古墓葬及出土文物 1990 年 10 月, “石象生”被运至兴安盟文物站保存。经鉴定, 该墓葬属金代墓葬。白辛古墓葬群科尔沁右翼前旗白辛乡境内的墓葬, 以辽代墓葬居多。墓葬多以墓葬群形式分布,少则几座,多则上百座。墓葬以石室墓为多见,也有少量砖室墓。墓室分正方形、长方形、六边形、不规则形等形状, 墓葬中单人墓占绝大多数, 仅有少数为合葬墓。查林沟等地辽墓出土文物较为丰富, 以陶器、瓷器较为多见。其中出土的代表契丹特殊葬俗的铜丝网络,十分珍贵。白辛乡政府所在地有一处辽代古城遗址, 规模较大,地表建筑十分清晰,在辽代城址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辽代墓葬及出土文物兴安盟境内发现的古墓葬多属辽金时代。墓葬在科尔沁右翼中旗境内分布较多, 且以墓葬群为主。根据现有的文物资料显示, 全旗境内有各种形制辽墓逾 4000 座。现将出土的辽代珍贵文物以及辽墓形制简介如下: 一、石板墓。石板墓在科尔沁右翼中旗最为多见。这种墓葬地表有碎石,墓包残存高度不到一米。墓道多为斜坡式,少量为阶梯式。墓门东南向, 墓室以长方形、正方形、六角形、多边形及不规则形为主。墓葬多为单人墓, 出土器物较少。墓葬主要分布在该旗的中部和北部。在代钦塔拉、二龙屯、巴〖 KG〗〗扎拉嘎、吐列毛都、西哲里木、坤都冷、杜尔基、西日嘎等地向阳坡上, 墓葬以几座、几十座乃至上百座墓葬群形式分布。二、砖室墓。砖室墓在科尔沁右翼中旗数量较少。但因其出土文物等级较高, 故具有重要地位。在已清理发掘的辽代砖室墓内, 辽三彩、辽白瓷、宋代瓷器等均有发现。代钦塔拉 M3 号(考古学编号) 辽墓尤其具有考古学术价值。该墓为夫妻合葬墓。墓室内绘有壁画。在墓内出土了许多有重要价值的辽代文物。该墓葬 1991 年因自然塌陷, 被盟旗两家文物部门实施抢救性发掘, 清理后予以回填。这座砖室墓代表着科尔沁右翼中旗目前已发现辽墓的最高水平, 在区内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兴安盟境内已发现古墓葬 35 处。其中较大的有以下几座: 北玛尼吐古墓葬这是目前发现的 35 处古墓葬中最大的一处,位于科尔沁右翼中旗吐列毛都镇北玛尼吐嘎查西 公里处, 西面和北面环山, 东面和南面为平川。墓葬群处于山坡底部沙丘中, 其北 3 公里处为霍林河与昆都伦河汇合处。墓葬群共有墓葬 123 座,分布在南北长 200 米、东西宽 90 米的范围内。大部分墓葬因风雨侵蚀而遭到破坏,地表残留有墓口形状。墓葬长 — 米,宽04— 米,深 — 5 米。墓葬全部为竖穴土坑墓, 呈南北向, 东西排列。墓葬间距 —1 米,行间距 —2 米,分布密集,较有规律。兴安盟文物站与科尔沁右翼中旗文化馆曾对该墓葬群进行过清理。从清理的 26 座墓葬看, 可分为有两层台墓葬和无两层台墓葬两种。其中, 有两层台墓葬 4座, 无两层台墓葬 22 座。埋葬方式多数为仰身直肢埋葬,有一例为侧身直肢埋葬,一例为侧身曲肢埋葬,全部为单人墓。在清理的 26 座墓中, 共出土器物 188 件, 有金银器、铜器、铁器、骨器、陶器、玛瑙等。其中代表性器物是陶罐, 陶质为灰褐色类砂陶与红色泥质陶两种。灰褐色类砂陶罐为手制, 无纹饰, 敞口, 卵形腹, 平底。红色泥质陶罐为轮制, 敞口, 束领, 鼓腹, 平底, 纹饰有戳纹、

辽代墓葬及出土文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