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消化内科笔记.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消化内科笔记作者:佚名 1. 慢性胃炎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病理 2.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3.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治疗和并发症的治疗+ 病理 4. 肠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5. 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6. 肝硬化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和治疗+ 病理 7.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病理 8. 肝性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9. 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10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Crohn 病) 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11 .胰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12 .急性中毒的抢救原则。 13 、有机磷中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1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 一、分类本病非常多见,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生于任何年龄,但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亦增高。分类如下: 一. 慢性胃窦炎( B 型胃炎) 十分常见。绝大多数 90% 为 Hp 感染,少数由于其它疾病包括胆汁反流、非甾体抗炎药、吸烟和酒癖引起。二. 慢性胃体炎( A 型胃炎) 少见。主要由自身免疫疾病引起。病变主要累及胃体和胃底。本型常有遗传因素参与发病。约 20% 伴有甲状腺炎, Addison 病或白斑病。二、病因主要病因有: Hp 感染,自身免疫,十二指肠液反流,其他因素等三、临床表现病程迁延, 大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有消化不良的表现, 如上腹饱胀不适, 以进餐后为甚, 无规律性隐痛, 嗳气, 反酸, 烧灼感, 食欲不振, 恶心, 呕吐等。少数可有上消化道出血, 但量少。A 型胃炎可出现明显厌食和体重减轻, 可伴有贫血。在有典型恶性贫血时, 可出现舌炎,舌萎缩和周围神经并病变如四肢感觉异常,特别是在两足。四、诊断确诊主要依靠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检。应用实验室方法检测有无 Hp 感染。如怀疑为 A 型胃炎应检测内因子抗体和抗壁细胞抗体。并有恶性贫血时可发现巨幼细胞性贫血,应做维生素 B 12 测定和维生素 B 12 吸收实验。五、鉴别诊断 NULL 六、治疗对 Hp 感染的引起的慢性胃炎患者, 特别在有活动性者, 应予以根除治疗。治疗方案两大类, 即为胶体铋剂或质子泵拮抗剂加若干种抗菌药物。在细菌根除后, 胃粘膜炎症得以改善,甚至消退。对未能检出 Hp 感染的慢性胃炎, 应分析其病因。若为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 应即停服并用抗酸药或硫糖铝来治疗;如因胆汁反流,可用铝碳酸镁或氢氧化铝凝胶来吸附,硫糖铝也可有一定的作用。如有胃动力学的改变,可服用多潘立酮或西沙必利对症处理。如有烟酒嗜好者,应嘱戒除。对B 型胃炎患者,不提倡摄入酸性食品,甚至应使用抗酸药来减少 H + 的反弥散。、对A 型胃炎患者, 无特异治疗方法, 有恶性贫血时, 注射维生素 B 12 后可很快得到纠正。重度不典型增生宜手术治疗。七、病理病理上分四型:浅表性,萎缩性,肥厚性和疣状一慢性浅表性胃炎( also called 慢性单纯性胃炎)为胃粘膜最常见的病变,胃窦部最常见。病变多灶性或弥漫性, 胃镜可见粘膜充血, 水肿, 深红色, 表面有灰白色或灰黄色的分泌物, 有时伴点状出血或糜烂。镜下可见炎性病变位于粘膜浅层, 主要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有时可见少量 E,N 。粘膜浅层可有水肿,点状出血和上皮坏死脱落。二慢性萎缩性胃炎本病以粘膜固有腺体萎缩和常伴有肠上皮化生为特征。分 两型。(病因与临床分类相同) 。我国以 B 型胃炎多见,又称为慢性单纯性萎缩性胃炎,病变多见与胃窦部。两型粘膜病变基本相同。粘膜薄而平滑, 皱襞变平或消失, 表面呈细颗粒状。胃镜检查见粘膜由正常的橘红色变为灰色或灰绿色, 粘膜下小血管清晰可见, 与周围粘膜界限明显。镜下, 在粘膜固有层内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腺上皮萎缩, 腺体变小并有囊性扩张, 腺体数量减少或消失。常出现上皮化生, 在胃体和胃底部腺体的壁细胞和主细胞消失,为类似幽门腺的粘液分泌细胞所取代,为假幽门腺化生。在幽门窦病变区,胃粘膜表层上皮细胞中出现分泌酸性粘液的杯状细胞、有刷状缘的吸收上皮细胞和潘氏( h )细胞等,与小肠粘膜相似,称为肠上皮化生在肠上皮化生中,可出现细胞异型性增生。肠化生上皮有杯状细胞和吸收上皮细胞者称为完全化生, 至于杯状细胞者为不完全花生。不完全化生中有根据粘液组化反应, 氧乙酰化唾液酸阳性为大肠型不完全化生, 阴性者为小肠型不完全化生。目前认为大肠型不完全化生与肠型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三肥厚性胃炎( also called 巨大肥厚性胃炎)常发生于胃

消化内科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