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陶艺发展史.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
考古发现证明, 远在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 我国先民就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陶瓷
艺术。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以泥质和砂质胎体居多, 个别陶器用高岭土作胎。裂陶工艺,尤其
是彩陶工艺的发明,标^著我国古代的生产发展和艺术发展发生了重大的飞跃。
、 彩陶
彩陶是一种绘有黑色、红色花纹的陶器,它的彩是在陶坯打磨以后、未烧以前用毛笔
蘸红色(赭石) 、黑色(锰化物)颜料画上去的,烧成后彩纹固定在陶器表面不易脱落。彩
绘以黑色为主, 亦兼用红色。 有些地区如豫西一带, 在彩绘之前先涂上一层白色的陶衣作为
衬底,以使彩绘出来的花纹更为鲜明。仰韶文化彩陶的烧成温度 b900 至 1000℃之间,彩绘
的工具可能是毛笔。绘饰的内容,主要是形形色色的几何形纹,如S形,十字形,网形,水
波形,涡纹形和勾叶形等;也有造型生动的动物(如鱼、蛙、龟、鹿)和植物(如花果,谷
叶,树枝等) ,以及人物纹样。这些花纹多装饰在细泥红陶钵、碗、盆和罐的口部、腹部。
、 彩陶艺术
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曾出土一批人面鱼纹陶器, 上面人物的面部浑圆, 眼睛或睁或眯 合,头顶饰鱼形装饰或为半圆形束鬓, 耳际腮边各饰有不同方向的鱼纹, 造型极为生动亲切。
仰韶文化的典型的艺术陶还有甘肃秦安大地湾出土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和陕西洛南出土的
人头形器口红陶瓶等。 青海大通孙家寨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舞蹈纹陶盆, 画面是三组剪影 式的舞蹈人物,手拉手翩翩起舞,形象逼真而富於动态感和节奏感。
不少专家说, 只要留心观察一下我们现在使用的陶瓷器, 不管是造型还是装饰, 它们都 还闪现著不少和仰韶文化遗物相同的特点。 这也说明,从陶瓷器的发展屣史看,仰韶文化彩
陶实际是中国陶瓷器的源, 或至少是其中的一个源。 它和时代稍晚的龙山文化陶器 (黑陶) 、 良渚文化陶器等都为我国陶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夏商周陶艺
、 夏代陶艺与馒头窑
古代中国进入青铜时代以后,造型精美、气魄宏大的青铜器是贵族统治阶级的专用品,
但民间的实用器物仍是以陶器、 竹木器为主。 夏代陶器发展的面貌较为模糊, 现今被确定的
夏代艺术陶裂品极少。从现有考古发现可以看出, 夏代陶器以泥质灰陶、夹砂陶较多, 黑陶
和棕陶次之, 红陶已极少见。 不过也有少量白陶器。 夏代陶器在烧成工艺上比以前有些进步,
出现了能产生更高温度的馒头窑。 这种窑窑室呈圆形弧壁, 并向上逐渐收敛, 封顶隆起形似
馒头,所以被称为馒头窑。馒头窑可以提高陶器的烧成温度,陶器的质量因此得以提高。
、 商周陶艺:白陶、釉陶与印纹硬陶
商周时代,民间流行最广的陶器是轮制或轮模合裂的灰陶和红陶。 商周陶器的纹饰大多
是以刻花的拍板在陶坯未乾时依次捺印而成的,纹饰的形式有 S 纹、人字纹、水波纹、绳
纹、回纹和 纹(双 纹)等。香港南丫岛出土大量新石器时代的这类硬陶,且其花纹 (双
f)是独特的。於1930年芬神父()在华南地区出土的陶器上,发现了像两个 小草 '' ''英文字母盘曲所组成的纹形,他将它命名为(双 f纹)。而双纹是华南地区青铜 时代硬陶器的典型纹饰,由於这种纹饰与商周青铜器上的夔纹相同,故又称为 ''夔纹。
商周后期还出现一种在适宜光线下能辨别花纹组

中国陶艺发展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by201601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1-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