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靖港古镇导游词3篇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篇一:靖港古镇
靖港古镇
靖港已有上千年历史。靖港的得名相传是为纪念唐朝大将李靖。靖港,原名芦江,地处沩水入湘江口,多洲滩,芦苇丛生。唐武德四年,内乱频仍,高祖皇帝李渊派名将李靖南下戬乱,在此驻兵扎寨,百姓因他军纪严明,十分爱戴,而后才改名为“靖港”。靖港以其天然良港之优势,成为船只进出长沙的北大门和避风港,每天停靠的船只数以千计。湘阴、益阳、宁乡及本地粮食土产多在此集散,曾为湖南四大米市之一,商贾云集,市场活跃,时称“小汉口”。 古镇现保存“8街4巷7码头”,民居1008栋,主街道长1275米,有数十处古商铺、作坊、会馆、庙宇和极具纪念意义的遗址,其中,“宏泰坊”、“宁乡会馆”、“当铺”、“育婴堂”等明清古建筑保存较为完好。原临河所建房屋均为吊脚楼,独具江南水乡特色,蔚为壮观。古镇内远近闻名的还有“复兴塔”、“观音庙”、“紫云宫”等数处宗教建筑,朝有千人作辑,夜有万盏明灯,香火旺盛,场面壮观
而芒果名嘴汪涵,也在这千年古镇买下了一座宅子,说是将来“谢幕荧屏”能在此处过隐居的日子。
靖港的商铺很有名,米铺、陶瓷铺、印染铺、修理铺??各种铺面比较齐全,铺面不大,却内容齐全,用的多是祖上传下的手艺,所以格外有古韵。
十大景点:毛主席手迹展览馆;文革时期物品陈列馆;靖港民俗博物馆;革命母亲陶承故居;宁乡会馆(八元堂);省委旧址陈列馆;曾国潘靖港水战古战船展示基地;恐龙与远古生物化石馆;现代军舰展示基地;宏泰坊青楼文化表演艺术馆。
靖港是湖南古代重要的军事重镇,太平军大败清军的场景依稀可寻。清咸丰四年(1854年)二月初九(3月7日)太平军占领靖港,四月初二(4月28日),石贞祥率军大败曾国藩水师于靖港,曾国藩在靖港投江自杀,幸被人救上。否则,曾国藩的历史绝无今日之辉煌。 博友“学堂窝人”游此作《七绝·靖港湘军太平军交战遗址》:
港上昂昂舰若云,空将身影对斜曛。
国宗已渺沙场迹,曾帅唯余旷野坟。
幸喜江山依旧健,犹期鼓角不重闻。
垂杨蘸水殷勤写,肯否随波颂战勋?
洞庭波涌义军旗,屡战扬威动鼓鼙。
平浪英王功未泯,绵延香火后人仪。
杨泗庙亦称“杨泗将军庙”,祀神为南宋农民起义首领杨幺。杨幺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起义,被推为总首领,拥众二十万。兵农相兼,陆耕水战,后失败牺牲。因杨幺屡行“等贵贱,均贫富”的主张,很受人们尊敬,并立庙祀奉。为了避讳朝廷敬仰农民起义首领,并按照首领中年幼排行第四(居钟相、夏诚、周伦之后),加上他投湖未死而视为水神,故名“杨泗庙”,常年香火,以水神祀奉。昔时益阳一带建杨泗庙,或杨泗将军庙众多,并遍及洞庭湖滨各县,其中以靖港之庙规模最大,香火不绝。今人题诗曰:洞庭波涌义军旗,屡战扬威动鼓鼙。
平浪英王功未泯,绵延香火后人仪。
宏泰坊位于靖港古镇保健街街头,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是长沙最后一个清代妓院。穿越了200多年的风风雨雨,宏泰坊见证了清代风月史,见证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身心摧残,也见证了靖港古镇曾经的繁华,同时它也单薄地承担了古镇的衰败和落寞,摇摇欲坠的木楼梯吱吱呀呀,传递着那个时代的告白。在这个承载着历史、埋藏着故事的旧处,陈列出56幅历代名妓字画,伴随丝竹管弦、轻歌曼舞,作为青楼文化艺术馆对公众开放。
江南民俗文物馆,馆藏以明清民俗文物为主,可上溯至五代唐朝,总计上万件。民俗文物多为古代百姓喜庆、祭祀等大型活动中的常见物品,花轿、面具、佛像、各类珍稀文物,勾勒出一幅幅鲜活的先民生活场景,集中反应出当地独具特色的民间风俗。
“锄禾源”是从靖港地区的农民家里收集来各种曾经使用,甚至有些目前仍在使用的农具、渔具以及一些农村生活用具,集中陈列,意在让游客亲身体会农民的辛苦与智慧,感受靖港人的淳朴、勤劳,以及靖港的稻作文化和渔民文化。
八元堂,又名宁乡会馆、八音堂,坐落在古镇保健
长沙靖港古镇导游词3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