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痤疮的探讨.doc中医治疗座疮的探讨
律冶(黑龙江省海伦市中医院黑龙江海伦152300)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672-5085(2010)01-0259-02
【关键词】座疮中医治疗
痙疮中医称“粉刺”或“肺风粉刺”,多见于青春发育期男女,是一种 临床常见皮肤病。好发于颜面、颈、胸背部或臀部,尤其是颜面部,严重影响美 容,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 学习节奏的加快以及空气环境的污染,座疮患者日益增多,发病年龄已趋向少年 化和中年化,对座疮的治疗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座疮初起皮损为细小如刺的毛囊性丘疹,或为白头、黑头粉刺,可挤出 白色或淡黄色脂栓,因感染而成红色小丘疹,顶端可出现小脓疱,严重者可伴有 结节、囊肿、疼痛,反复发作留下凹凸不平的疤痕和色素沉着。女性病人常在月 经前皮疹增多加重。西医临床上根据皮疹表现一般把座疮分为丘疹脓疱型、囊肿 结节型、聚合型。其中,聚合型座疮最为严重,多见于男性,病程长,不易治愈。
西医治疗座疮主要是应用抗生素、维甲酸类、性激素类、皮质类固醇、 氨苯砚、锌制剂等,如美满霉素、罗红霉素、13-顺维甲酸、乙烯雌酚、泼尼松 等。但有的药物副作用较大,不可长期服用。如13-顺维甲酸有致畸作用,育龄期男 女服药期间应避孕,停药一年后方可怀孕;如性激素类药可引起内分泌的紊乱等 等。而中医中药因其副作用小,可以长期服用,而且疗效显著,因此治疗座疮还是以 中医中药为首选。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对于治疗座疮颇有体会,现作如下探 讨:
1辨证治疗
证候:青少年时期发病,座疮皮疹见丘疹色红有粉刺,或有痒痛,或有脓疱;
伴口干喜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风泻火、清肺凉血
方法:消座汤合枇杷清肺饮加减:女贞子20g,旱莲草20g,黄柏15g, 鱼腥草20g,公英30g,连翘20g,生地20g,丹参25g,枇杷叶15g,黄连15g, 桑白皮20g,甘草10g。方中口干喜饮加石膏20g (先煎)、大便秘结加大黄10g (后下)有脓疱者加地丁 30g。
证侯:颜面、胸背部皮肤油腻,皮疹红肿疼痛,或有脓疱,伴口臭漫黄,舌红 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除湿、凉血泻火
方药:消座汤合茵陈蒿汤加减:女贞子20g,旱莲草20g,黄柏15g,鱼 腥草20g,丹参25g,公英30g,地丁 30g,连翘20g,茵陈20g,梔子20g,甘 草10g。舌苔厚腻加枳实15g; 口苦加地骨皮15g,泻肺胃之火;便秘加 大黄10g (后下);脓疱多者加白花蛇草30g、双花30g。
肺经风热型和肠胃湿热型均相当于西医的丘疹脓疱型座疮
证候:皮疹颜色暗红,以结节、脓肿、囊肿、疤痕为主,伴色素沉着,或见窦 道,经久难愈;伴腹胀纳呆、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除湿化痰、活血散结
方药:桃仁四物汤合二陈汤、消座汤加减:生地20g,桃仁15g,红花15g,
丹参30g,女贞子20g,旱莲草20g,鱼腥草30g,赤芍15g,黄柏10g,茯苓15g, 陈皮15g,甘草10g。囊肿成脓或脓血多者加皂刺15g,贝母15g,穿山甲15g, 白芷10g;结节严重伴疼痛者加玄参20g,贝母15g,以
中医治疗痤疮的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