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幼儿教育名著解读母育教育爱弥儿人的教育母育教育作者简介夸美纽斯( Johann Amos Comennius 1592-1670 )是 17 世纪杰出的捷克教育家,近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先驱。夸美纽斯置身于欧洲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交替的历史时期,他吸收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教育成果,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要求,总结自己长期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撰写了《母育学校》、《大教学论》、《语言和科学的入门》、《世界图解》等教育著作,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教育问题, 揭露与抨击了中世纪经院主义教育理论及其实践的危害,提出了一系列有助于促进生产和科技发展的教育见解,奠定了欧洲近代教育理论的基础。主要思想一、尊重儿童二、早期教育的价值三、母育学校的教育方法与原则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尊重儿童儿童是无价之宝,是上帝灵魂之所在。成人应该热爱儿童,就像基督那样,不仅希望他自己作为塑造儿童天性的参与者,而且还把儿童当成一种乐趣和爱好。夸美纽斯认为: 1金银皆无生命,儿童却反应了上帝生机勃勃的形象 2金银是过眼云烟,儿童确实永远不灭的遗产 3金银是公共之物,儿童确实上帝指定给父母的独特遗产 4儿童永远在上帝保护之下5由于上帝爱儿童常常宽恕父母,使之免于灾难 6儿童正像一面镜子,人们可以从中注视谦虚、有理、亲切、和谐及其他基督徒的品质。早期教育的价值夸美纽斯认为谨慎、全面、科学的组织儿童的早期教育可以更好的保护儿童,防止不良恶习粗鄙邪恶进入儿童的心灵预防儿童的堕落,而且儿童在早期获得一些必要的初浅知识可以为入学后的教育奠定成功坚实的基础。其次,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振兴国家要从儿童教育开始。母育学校的教育方法与原则教育方法幼儿教育应当及早进行运用对话方式进行教育通过游戏实施教育选取幼儿感兴趣的故事促进语言、道德发展注意个体差异循序渐进考虑教育时机,适时施教教育原则母育学校课程的组织必须依循自然的秩序对儿童传授必须依靠感官进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儿童进入一定年龄后,就应当离开母亲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只有把握好入学时机,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名段选读不付出勤勉的劳动而能把儿童教养成人,那是不可能的。儿童比黄金更为珍贵,但是比玻璃还脆弱。它是易于震荡和受伤的。甚至成为不可弥补的损伤。当幼苗从种子长大以后,就必须把它移植到果园内,同样,儿童在母亲胸怀中长大,现在他们的身心既有了力量,就应按照权宜之计把他们交给教师。如此,他们便可以顺利的成长。专家点评《母育教育》是夸美纽斯的一部学前教育学著作,其中, “对于 5—6岁这种年龄的儿童使其在游戏中自然地不自觉的感知事物,也就很够了。”“使未成熟的小马拖车,只能使他长得更弱;但若给他以充分的成长时间那他将来就能拖更重的东西。而他所给你的反映比耽搁的时间还要多。”如此闪光的思想比比皆是。爱弥儿作者简介让-雅克·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 , 1712~1778)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 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 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中外幼儿教育名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