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防震安全逃生知识培训材料.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防震安全逃生知识培训材料
一、地震小常识
什么叫地震?
地震 (Earthquake) 是大地的振动。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振
动从震源传出, 在地球中传播。 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 它是接受振
动最早的部位。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 最普遍的表现。 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
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
地震约 500 万次。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地球的结构就象鸡蛋, 可分为三层。 中心层是 “蛋黄” - 地核; 中间是 “蛋清”
- 地幔;外层是“蛋壳” - 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
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
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地震来临时有前兆吗?这些前兆是真实的吗?我们可以用它来作判断吗?
地震来临时一般是会有前兆的。例如先来小地震再来大地震,地下电、磁、
热和水等物质运动变化可能会影响到生物界的神经, 从而产生了地震前兆, 但这
些前兆也不完全可靠。 从地震监测的角度来分析, 如果监测网精度和广度足够的
话, 我们可以对这些变化进行综合分析, 从而推断出是否有大地震来临。 但也有
些地震是没有前兆的,发生地震的原理比较复杂。
二、学校防震知识
桌椅摆放与窗户、外墙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外墙塌倒伤人,留出一定通道,
便于紧急撤离,年小体弱、有残疾的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能迅速撤离的方位;
加固课桌、讲台,便于藏身避震;检查和加固教室的悬挂物;门窗玻璃贴上防震
胶带,防止玻璃震碎伤人。
在熟悉学校周围地形、环境基础上,可进行防震演练活动,包括:室内一分
钟紧急避震,震后迅速撤离教室的疏散演习,自救、互救练习等。演练活动时间
要短,疏散、撤离要快,才能达到避震效果好的要求。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 闭眼、 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
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
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校)应经常在课堂宣导防震常识,并教导学生避难事
宜,举行防震演习。
教室的照明灯具、实验室的橱柜及图书馆的书架应加以固定。
地震时避于桌下,背向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
地震时切忌慌乱冲出教室,并避免慌张地上下楼梯。
地震时如在室外,远离建筑物。
地震时如在行驶中之校车,应留在座位上勿动,直至车辆停妥。
三、地震来了怎么办
是跑是躲不要犹豫
一次地震,从人们感觉震动到房屋开始倒塌,通常有十几秒钟的时间间隔。
经验告诉我们: 震是就近躲避, 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是应急避震中的好
办法, 这处办法尤其适合处在楼房内或人多场所的人。 如果你住在平房, 迅速跑
到室外避震也是可取的。但是,一定要迅速采取措施,不要犹豫,以免在犹豫中
丧失生存的机遇。
采取正确的姿势
躲避地震时要尽量降低身体的重心;蹲下或会下时,要尽量蜷曲身体;趴下
时要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躲避时要低头,并用手护住头部,有条
件时, 可用身边的物品, 如书包,

防震安全逃生知识培训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72510724
  • 文件大小69 KB
  • 时间2021-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