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广播稿
【第1 篇】校园新闻广播稿
甲:点击学校生活,感受校园精彩;
乙:放飞青春梦想,打造阳光生活。
合:菁——菁——校——园。
甲:在这熟悉而又温暖的音乐声中,我们“菁菁校园”广播站
又和您见面了。
乙: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9 月 28 日,星期三。
甲:我是主持人:。
乙:我是主持人:。
甲:今天我们的《名人轶事》栏目给大家介绍的是心怀祖国的
青年科学家施一公的故事。
乙:施一公1967 年 5 月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毕业
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母亲毕业于北京矿业学院,施一公的名字带着深
深的时代烙印:父母亲给他取名“一公”,希望他“一心为公”。1985
年被保送到清华生物系。清华园里的他学习成绩年年名列全年级第
一。1989 年,他又以第一名的成绩提前一年毕业。在出色完成生物
系课程的同时,他还获得了数学系的学士学位。
甲:施一公注重全面发展,他永远充满激情,永远乐观,永不
服输。在高中期间,他就练习长跑,练过的项目从800 米到 1500
1
米,再到 3000 米。进入清华后,由于长跑队只招收专业运动员,施
一公便转练竞走,从 5000 米到 1 万米。他还在校运动会上创下全校
竞走项目的纪录。一直到 1994 年,在他大学毕业 5 年后,这个纪录
才被打破。
乙:1990 年年初,施一公赴美深造,在全美一流的约翰霍普
金斯大学医学院攻读生物物理学及化学博士学位。施一公初到美国
时,最先发现的差距就是英语不行。他给自己规定每天背 25 个新单
词。科研上,他勤思苦干,持之以恒。自信心的重建给施一公注入了
一股巨大的力量,他的科研能力迅速提高。1997 年 4 月,他还未完
成博士后研究课题,就被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聘为助理教授。
甲:普林斯顿大学给他提供了面积达200 平方米的实验室和近
50 万美元的启动基金。在当时,这样的待遇是很多人都无法企及的。
良好的科研条件和机制为施一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短短 9 年
间,他就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最高级别的教授职位,并很快成为学校
分子生物学系的领军人物。
乙:施一公选择癌症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研究的课题是:细
胞凋亡和癌症发生的分子机理。致癌原因一直是全球科学家致力研究
的目标之一。2003 年,由于破解了这一类生命科学之谜,当时年仅
36 岁的施一公获得全球生物蛋白研究学会颁发的“鄂文西格青年研
究家奖”,成为这一奖项设立 17 年以来首位获奖的华裔学者。迄今
为止,施一公已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发表学术论文 100 余篇。
甲:在普林斯顿,学校资助他购买了 500 平方米的独栋别墅,
2
他拥有 15 亩土地,一对龙凤胎儿女。事业的成功也给施一公教授带
来了优越而幸福的家庭生活。
乙:然而,面对广阔的事业发展前景,面对优越的生活条件,
施一公却作出了一个让许多人为之惊讶而敬佩的决定:放弃这一切,
全职回国,回到母校清华。在他看来,“爱国是最朴素的感情,有谁
不爱自己的母亲呢?”
甲:回到清华后,施教授开始了事业的新征程。他还是像学生
时代那样充满激情,现在每天都工作 16 个小时以上。他自己说:“回
到清华后,我每天早上都很激动,又是新的充实的一天,又可以做很
多事情。当你很有理想、心情愉快的时候,就觉得特别有劲。”
乙:尽管清华已尽其所能地为施一公的科研提供便利条件,但
仍无法与他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条件和环境相比。但这些毫不影响他回
到祖国的兴奋与激情,施教授说:“中国的科技和教育体制、中国大
学的科研和教学,都与美国一流大学有相当的差距,中国正在为此而
努力。我会发自内心地为清华、为中国科技和教育体制的进
校园新闻广播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