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离操作主要分为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两类。 2 、萃取是分离液体(或固体)混合物的一种单元操作。它是利用原料中组分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 选择一种溶剂作为萃取剂用来溶解原料混合物中待分离的组分, 其余组分则不容或少溶于萃取剂中, 这样在萃取操作中原料混合物中待分离的组分从一相转移到另一相张,从而使溶质被分离。所以萃取属于传质过程。 3 、中药材中的成分: 1 )有效成分,指起主要药效的物质,如生物碱、苷类、挥发油; 2) 辅助成分, 指本身没有特殊疗效, 但能增强或缓和有效成分作用的物质;3) 无效成分, 指本身无效甚至有害的成分, 它们往往影响溶剂浸取的效能、制剂的稳定性、外观以至药效; 4 )组织物,是指构成药材细胞或其他不溶性物质,如纤维素、石细胞、栓皮等。 4、中药材的浸取过程: 1) 浸润、渗透阶段; 2) 解吸、溶解阶段; 3) 扩散、置换阶段。 5 、浸取溶剂的选择原则: 1 )对溶质的溶解度足够大,以节省溶剂用量; 2 )与溶质之间有足够大的沸点差,以便于容易采取蒸馏等方法回收利用; 3 )溶质在溶剂中的扩散系数大和黏度小; 4 )价廉易得,无毒,腐蚀性小等。附: 水为最长用的浸取溶剂, 经济易得, 极性大、溶解范围广, 乙醇次之, 是一种半极性溶剂。 6、浸取过程的影响因素:1) 药材的粒度;2) 浸取的时间;3) 溶剂的用量及提取次数; 4 )浸取的时间; 5 )浓度差; 6 )溶剂的 pH 值; 7 )浸取的压力。 7、微波的基本作用原理: 微波是指波长在 1mm 到 1m 范围的电磁波, 介于红外与无线电波之间。微波以直线传播, 并具有反射、折射、衍射等光学特性; 大多数良导体能够反射微波不吸收,绝缘体可穿透并部分反射微波,通常对微波吸收较少,而介质如水、极性溶剂等则有吸收、穿透和反射微波的性质。 8 、微波的主要特点: 1 )体热源瞬时加热; 2 )热惯性小; 3 )反射性和透射性。 9 、微波协助浸取的影响因素: 1 )萃取剂的选择; 2) pH 值的影响; 3 )物料中水含量的影响; 4 )微波剂量的影响; 5 )萃取时间的影响; 6 )基体物质的影响。 10、液液萃取过程的影响因素:1) 萃取剂的影响与选择原则;2) 操作温度的影响;3) 原溶剂条件的影响; 4 )乳化和破乳; 11、选择萃取剂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1) 萃取剂的选择性系数要大;2) 萃取剂与原溶剂的互溶度要小; 3 )萃取剂与稀释剂之间应有较大密度差,而且二者之间界面张力适中; 4) 萃取剂易回收; 6) 萃取剂还应经济性好, 价廉易得, 对设备腐蚀性小和安全性好。 12、超临界流体的特性: 1) 超临界流体的密度接近于液体; 2) 超临界流体的扩散系数介于气体与液体之间,其黏度接近气体; 3 )当流体状态接近临界区时,蒸发热会急剧下降, 至临界点处则气- 液相面消失, 蒸发焓为零, 比热容也变为无限大。4) 流体在其临界点附近的压力或温度微小变化,从而使溶质在流体中的溶解度也产生相当大的变化。附:从节能的观点分析,模式 1 会由于存在液态溶剂在分离罐的蒸汽而消耗大量热能, 但模式 1 的分离条件更易操作, 因而较模式 3、 4 常被使用, 模式 5、 6 属等呀变温操作, 分离温度应大于还是小雨萃取温度取决于溶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
制药分离工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