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东江水电站开题报告
东江水电站开题报告
学 生:蒲昌会
指导老师:彭辉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一:设计时间及安排
进度及要求
起止日期
要求完成的内容及质量
-
-
-
-
-
-
-
-
熟悉资料,确定方案
熟悉软件
确定荷载
准备数据
应力变形计算
编写报告
交毕业设计论文
评阅、答辩
二 工程概况
中国80年代湖南省内最大的水电站,位于资兴县罗霄山脉西麓湘江支流耒水上,距资兴市10km。坝址上游控制流域面积4719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40% ,多年平均流量144 立方米/秒。坝址两岸山高在500m以上河谷呈"V"形,,两岸对称,岸坡“450~ 500”,河谷宽高比为2:1,地基裸露。常水位时,水面宽20~40 m,水1~3 m,河床砂卵石层厚3—5m。水库正常蓄水位为285 m,总库容为 m3有效库容为5 ,,是一座多年调节水库。总装机容量50万k w,年发电量为1 ,拦河大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为157m,坝顶弧长为438 m,坝身最大厚度35 m,坝顶厚7 m,。该工程 于1978年3月正式开工,进场公路、专用铁路、施工辅助企业以及生活设施等
辅助工程的修建已用了两年多时间,到 1980 年建成了施工导流洞,1981年汛 期建成 了上、下游围堰。由于两岸坝肩的开挖任务艰巨,河床又窄,两岸和基坑的开挖无法同时进行,为此,待两岸开挖后,直到1983年10月才完成了河床清碴和坝基开挖工作,同年 11月25日开始浇筑大坝混凝土。
.
(一) 地质条件
。根据侵人时间分为三期。第一期深成 花岗岩,分布在2 60~2 90m高程以下地区。可分为边缘相细粒花岗岩,过渡相中细~ 中粒斑状花岗岩,在N E E向的裂隙中充填有深色二分脉岩,如煌斑岩等
.第二期深成花岗岩,沿第 一期花岗岩与围岩间侵人,分布在300 ~ 350m高程以下,构成右岸部分基础。相变不明显,后期有浅色二分脉岩,如花岗伟晶岩,花岗细晶岩等,均呈透镜状沿N E E和N N ,~ 16 m,沿NEE向穿插在第 一、二期花岗岩和围岩中。
(二) 水文气象特征
坝址区气候温和,℃。最高气温42℃,最低气温-10℃。坝址以上多年平均降雨量1645毫米,雨量多集中在春夏之交,历年平均风速为2米/秒,历年最大风速为25米/秒。坝址多年平均流量144立方米/秒,。水库正常蓄水位285米,死水位237米,汛期防洪限制水位284米。,,,,为国内已建和在建水电工程调节性能最好的水库。
(三)对外交通
坝址上游为中高山峡谷区,盛产木材,坝址中下游属于低山丘陵和陵盆地区,是湖南产粮区之一,有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京广铁路通过,主要城镇有衡阳、长沙等市。
本电站距彬州约45公里,有公路相接,坝址右岸有新修铁路,15公里与京滚广铁路的许——三支线木根车站通接,对外交通方便,,是本电站施工的主要电源。
三 综合效益
东江水电站除发电效益外,兼有以下综合效益:1、在水位285m与284m 之间汛
,可将5年一遇洪水最大流量3540m3/s削减为1500m3/s,从而免除下游来水两岸 。2、在正常蓄水位285 ,可将100年一遇洪水流量9400m3/s,削减为3500m3/s,从而使下游京广铁路灶市段的防洪标准提至100年一遇洪水。3、小东江大坝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相应最大流量分别为9400m3/s,与13900m/s。由于东江水库的挡洪和滞洪作用,不仅可将以上流量分 别削减至3500m3/s,与5500m3/s,而且可将小东江下游梯级、正在进行初步设计 的乔口水电站的设计与校核标准的最大流量做相应的削减,从而降低两个工程 的造价和减少枢纽总体布置的困难;另外,
东江水电站开题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