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科学1-4单元知识点汇总.doc: .
六下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
2、 放大镜的作用是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聚光)。
3、 大镜看看计算机和电视屏幕图像,发现图像是由(色彩点)即三原色:红、绿、蓝组成的。
4、 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而人认为物体反射的光是(直线传播的), 所以通过(凸透镜)看物体会感觉放大了。
.邑童工看到啊鯉 色壤哋逐塾勺—奥墅);
:6、述怎木羊正斋裱甬敲头駆
i方法一,让放大镜靠近观察的物体,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然后于持
|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I方法二,放大镜尽量靠近眼睛。放大镜不动,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万「夭籤禹蔬斤蒋義申向匱应嫁麻7审向駅遙由「丽以预殖文硏矗離:
8、 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透明的水晶琢磨而成。
9、 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镜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设计 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10、 满水的透明水杯,水滴,透明的球形水晶都可以起到放大镜的作用。
11、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
12、 用放大镜观察能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蝴蝶的触角呈棒状,蝗虫的触角呈丝状,天 牛的触角呈鞭状,蚕蛾的触角呈羽毛状。
13、 昆虫的触角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出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14、 用放大镜观察能发现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这些鳞片 其实是扁平的细毛,蝇的眼睛是复眼。
15、 酚虫用嘴刺入植物的嫩枝吸食汁液,只有针眼般大小,黄色的,用肉眼只能看见它们是密密 麻麻的一片。但在10倍放大镜下我们可以看清它们的肢体。
16、 草蛉和它的幼虫都是酚虫的天敌。它们用嘴前那对“镰刀”抓住一只虫牙虫,然后刺入虫牙虫体 内,吸它的体液。草蛉幼虫还会把酚虫的空壳背在身上伪装自己。
17、 食盐、白糖的晶体是立方体,味精晶体是柱状。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叫晶体。
18、 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
19、 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
卫』鲍住钛一鯉可冬—有白勺狡±1選生丄放建鑿鱼壑下丈能一看理。
诵本:「食盐、「白貳血:就宙「臥存晶「备铜臥無素C
:非晶体:玻璃、松香、琥珀
石「只祜甬眩畐裤甬莎焉甬白勺看7滴歩永芬了肺‘窿廉瘟產亍扇*「
22、 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最多大约能放大25倍。
23、 在17世纪,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
24、 怎样做个简易显微镜?答:①找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②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 间的距离,③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④用卡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凸透镜固定下来,一个简 易显微镜就做好了。
25、 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26、 显微镜的发展过程:两个凸透镜组成的显微镜(光学显微镜
六下科学1-4单元知识点汇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