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ER redacted on the night of December 17,2020
我们组织胚胎学教研室PBL课题组BL
目录
总论-上皮组织-1………………………………………………………………………2
总论-结缔组织-1………………………………………………………………………3
总论-结缔组织-2………………………………………………………………………4
总论-肌组织-1…………………………………………………………………………5
总论-神经组织-1………………………………………………………………………6
总论-神经组织-2………………………………………………………………………7
各论-神经系统-1………………………………………………………………………8
各论-神经系统-2………………………………………………………………………9
各论-循环系统-1………………………………………………………………………10
各论-免疫系统-1………………………………………………………………………11
各论-内分泌系统-1……………………………………………………………………12
各论-消化系统-1………………………………………………………………………13
各论-消化系统-2………………………………………………………………………14
各论-呼吸系统-1………………………………………………………………………15
各论-泌尿系统-1………………………………………………………………………16
各论-男女生殖系统-1…………………………………………………………………17
各论-男女生殖系统-2…………………………………………………………………18
各论-血液系统-1………………………………………………………………………19
胚胎学…………………………………………………………………………………….20
我们组织胚胎学教研室PBL课题组,按照组织胚胎学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相结合,编写了这本病例集。全书共收集19个病例,涉及的内容几乎覆盖了绝大多数章节。病例均为临床采集的真实病例,所有客观检查及诊断数据均为临床实际检查结果。这可以使学生对临床疾病的诊断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又可从发病机理联系组织胚胎学的理论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为临床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该书内病例附有多媒体课件,包括教师编写的课件和学生编写的课件)
组织胚胎学PBL病例
《 天疱疮 》
1. 病例编号:总论-上皮组织-1
采编作者:任大勇
名称:天疱疮
所属章节专业内容:
上皮组织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上皮细胞侧面的桥粒。
学习目的与达到目标:
(1)掌握上皮组织细胞表面特化结构的组成及功能
(2)了解桥粒是细胞间连接的重要结构。
关键词:
上皮组织、细胞表面特化结构、细胞间连接、桥粒
相关内容与学习进度
A:理论课:已完成上皮组织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
B:实验课:上皮组织电镜照片
讨论问题:
病例:
患者李某,女,24岁,因口腔溃疡2个月,全身起水疱10天于1997年4月18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舌及唇粘膜出现小的浅溃疡,曾在当地医院拟口疮行对症治疗(药名不详),但溃疡难以愈合。入院前10天于躯干、四肢正常皮肤上陆续出现米粒至绿豆大的小水疱,散在分布,疱壁紧张,不易破溃,伴瘙痒,抓破后形成较水疱稍大的糜烂面,不易愈合。发病前无服药史及外伤史,既往无血液病等系统疾病病史及药物过敏史。
体检: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颈、胸背部及四肢可见散在米粒及绿豆大的小水疱及片状糜烂面,以前臂屈侧为多。水疱圆形或椭圆形,疱壁薄但紧张,尼氏征阳性,疱内容澄清。部分糜烂面有湿性浅黄色结痂,头面部、腋窝及腹股沟未见皮疹。舌及颊、唇粘膜可见小片状糜烂面。束臂试验阴性。 实验室检查:多次检查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血沉及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皮肤组织病理:右前臂新发水疱组织切片HE染色显示,基底层上方水疱、棘层松解,疱内可见浆液及少量棘层松解细胞,表皮未见角化不良细胞,真皮浅层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检查显示表皮细胞间IgG和C3呈网状沉积,基底膜带未见IgG及C3沉积;天疱疮抗体滴度1∶80(+);病理诊断:寻常型天疱疮。
问题:
(1)该患者的上皮组织中的哪种结构遭到破坏这种结构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2)该患者皮肤出现水疱的原因是什么
9. 参考资料:皮肤性病学、诊断学
小结
组织胚胎学PBL病例
《 荨麻疹 》
病例编号:总论-结缔组织-1
采编作者:任大勇
名称:荨麻疹
所属章节专业内容:
疏松结缔组织
我们组织胚胎学教研室PBL课题组BL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