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特征:
政治方面:国家统一、稳定发展。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完善( ((
经济方面:封建经济空前繁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民族关系:民族政策较为开明:中央政府在边疆设行政机构,任命
对外关系:政策较为开明,对外交通发达的对外交往不仅促进唐朝经
思想文化: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全面繁荣、世界领先、兼收并蓄、中华文化圈形成)
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整理ppt
1
政 治
经 济
文 化
①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互相牵制,分工明确,既提高了办事效率,又加强了皇权,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完善。
②但安史之乱后出现藩镇割据局面,中央集权遭削弱。
③采用科举制的封建选官制度。
①曲辕犁发明、筒车出现、均田制一度盛行,使农业经济繁荣;
②江南进一步开发,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缂丝技术推动了丝织业发展;
③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必备生活用品并远销欧洲。
④商业繁荣,交通便利,城市兴起并有专门的交易场“市”;
⑤海上丝绸之路发达;
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①“三教合一”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领域;
②雕版印刷术、火药发明和以僧一行为代表的天文成就,使唐代科技进入新阶段;③书法艺术达到新高峰:狂放不羁的草书、注重法度的楷书;绘画艺术:以吴道子为代表创制法度,展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④唐诗进入黄金时期;
⑤通俗文学体裁——“传奇”出现。
整理ppt
2
一、隋唐时期的政治:
朝代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隋
581年-618年
文帝(杨坚)
大兴
(西安)
唐
618年-907年
高祖(李渊)
长安
(西安)
五代十国
907年-960年
(一)政权的更替:
整理ppt
3
隋的建立和统一
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定都长安。
统一:589年,隋文帝杨坚派杨广率军攻入建康灭陈,统一南北。
隋朝的建设
:长安和洛阳
:隋炀帝
5、中央官制:确立三省六部制(但未明确划分三省职权)
6、选官制度:创立科举制(隋文帝、隋炀帝)
整理ppt
4
唐的开国和治世与动乱
618
684
627
贞观之治
武周政治
天宝危机
开元盛世
712
755
藩镇割据
宦官专权
朋党之争
黄巢起义
朱温废帝
907
安史之乱
整理ppt
5
1、贞观之治
形成原因: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强调“存百姓” 思想,励精图治;调整统治政策;隋的奠基;政治统一和安定;劳动人民的辛勤 劳动。
唐太宗的政绩
政治方面: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革新政治,完善制度。
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力倡节俭。
文化方面: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
民族关系: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四方来效(“天可汗”)
对外关系:开放的外交政策(鼓励外商来华贸易学习,水陆通达)
表现:政治较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百姓生活有所改善。
整理ppt
6
2、武则天的统治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采取的措施
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破格用人,发展科举制度:创立“自荐”求官制度、首倡武举和殿试。
结果
她当权半个世纪,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上升。
整理ppt
7
3、开元盛世
指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主要政绩
1、选贤任能,改革吏治;
2、大力发展生产;
3、限制佛教;
4、实行募兵制;
5、大兴文治,发展科举。
评价
这是我国历史上继西汉前期之后出现的第二个盛世局面。
整理ppt
8
4、安史之乱:
755——763年,唐朝安禄山和史思明叛乱,唐大将郭子仪、李光弼在回纥兵的帮助下平叛。唐朝由盛到衰。
5、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增加,节度使辖区名义上是唐朝藩镇,实际上是割据势力。藩镇特点是政治上有自主权,经济上有财权,军事上拥有武装。藩镇割据持续了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也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整理ppt
9
(二)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革新:
1、中央官制: 三省六部制确立及其演变
2、选官制度: 科举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3、军事管理制度 府兵制与募兵制
4、赋税制度: 租庸调制与两税法
5、地方官职: 藩镇与节度使
整理ppt
10
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