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背后的故事
古诗词背后的故事
.白住长安
当时白居易住在长安。11岁时,拿着个名片(当时有名片的) 去请宰相指教。当时宰相看到白居易这三个字就笑着说: “长
安米很贵的,而你是白白居住在长安很容易。 ”宰相继续往
下看(名片下面一般都会有自己作的诗,用来显示自己的文
采)看到: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之后拍案叫道:“有这等文采,可以很容易的在长安白白居
住。”
.墓上题诗
李白死后遗体葬在采石江头,往来诗人都在他墓上题诗。有
人写了一首绝句:
采石江边一坯土,李白诗名耀千古。
来的去的写两行,鲁班门前掉大斧。
.横槊赋诗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平定了北方割据势力,控 制了朝政。他又亲率八十三万大军,直达长江北岸,准备渡 江消灭孙权和刘备,进而统一全中浪静,曹操下令:“今晚在大船上摆酒设乐, 款待众将/
到了晚上,天空的月亮非常明亮,长江宛如横飘的一条素带。
再看船上众将,个个锦衣绣袄,好不威风。曹操告诉众将官: 我自起兵以来,为。现在只 有南方我还没得到,今天请你们来,为我们统一中,我们共享荣华富贵。文武们都站起来道 谢,曹操非常高兴,先以酒奠长江,随后满饮三大杯。并横 槊告诉众将说:我拿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 深入塞北,直达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在这
良辰美景,我作歌,你们跟着和。接着,他唱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豉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绝命之词
李后主(李煜)被赵匡胤囚禁之后被封为“违命侯” ,在七
夕之夜,李煜写了这首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并让宫女演唱,太宗赵光义听到这首词后,认为李煜有复国 之心,因此便在当夜赐毒酒将李煜毒死。这首词成了李煜的
“绝命词”
.孟郊思母
话说唐朝德宗年间,孟郊任江苏省深阳县县尉。一天晚上, 他正在书房里看书,看了一会儿,觉得有些累了,就站起身 来,走到窗前。此时,窗外明月当空,晚风轻拂。他抬头眺 望明月,一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回想自己几十年寒窗苦读,直到五十来岁才中了进士,做了 一个小小的县尉。这几十年,老母亲为自己付由了多少心血 啊!自己每次赴京赶考,由门前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总是忙前 忙后,为自己准备行装。特别是这一次由门前一天的晚上, 母亲坐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针一针地为自己缝衣服。
母亲一边缝,一边小声念叨着: “多缝几针,缝得密实一点
儿,才结实、耐穿。由门在外要多保重身体,早点儿回来, 别让娘在家惦记……”当时,听着母亲暖人心脾的话语,望
着母亲布满皱纹的脸庞和如霜的白发,孟郊的心里一阵酸
楚,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感到, 母爱是多么伟大啊,
就像春天的阳光那么温暖。
孟郊想到这里,一股激情在胸中回荡。他返身回到书案前,
挥毫写道: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山西村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由于坚持主张抗金,多次受到主和派的 攻击。公元1166年,四十二岁的陆游被免了官。报国无路, 带着满腔的悲愤,陆游回到了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 。他
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书,常常伴着青灯,独坐到深夜。
第二年的四月,农村里到处打豉吹萧,准备迎接春社(祭祀 土地神的日子),一片欢乐的气氛。陆游忽然想去看看二十 里外的西山。于是他柱着手杖生发了。走着走着,山路渐渐
盘旋起来。又走了一个多时辰,人烟渐渐稀少。当他登上一 处斜坡,放眼望去,前面山重水复,路断人绝,好像无法再 前进了。
陆游兴致正浓,不肯回头,沿着山坡又走由几十步,转过山 角,突然前面不远处,生现了一片空旷的谷地,一个小村庄 掩映在绿柳红花之中(柳暗花明),好像传说中的桃花源 陆游很高兴,走进这个小村庄,衣着简单、性情纯真的村民 用自己酿的腊酒款待了这位客人。
有了这次难忘的经历和感受,陆游重新振作起来了。写下了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豉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古诗词背后的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