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研修真学案例
观课评教的流程与思维特点
今年,我参加了巴中市2019年至2020年度教师全员专业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在此过程中我聆听了多位教育专家精辟的讲解,观看了多位名师的精彩课堂。其中,对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李海林教授上传的一课程印象非常深刻。题目是:观课评教的流程与思维特点。在以往的观评课中,我往往都表现得比较青涩,几个问题一直在脑中盘旋,作为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观课要观什么才能助我成长?评课怎么评才能抓住关键?给任课老师怎样的建议才是真正有效的?而李海林教授的这一课程,为我拨开了云雾,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迪,让我能真正从观评课中获得学习和成长。
在传统的评课活动中,有的老师是以评课的内容为线索,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来评价一节课。有的老师是以教学过程为线索,从第一教学环节,第二教学环节,第三教学环节,第四教学环节分别做什么,怎么做进行评课。
李海林教授的课程对观课评教的流程做了清晰的梳理。第一步,课堂描述:在这堂课中,上课的老师做了哪几件事情,也就是将听课老师所观察到的课堂情况归纳描述出来。这也说明了观课评教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进行。第二步,问题提出:上课老师做了哪些事情?每件事情属于什么性质?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实际上的效果如何?通过一步步的分析,将事实引向深入。第三步,问题聚焦: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找到问题的聚焦点或者关键点,从而找到问题的内在本质是什么。第四步,课堂重构:在问题聚焦的基础上,思考是什么决定了这堂课应该这样上,从而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造。所以观课评教的教学流程应该是:看到的事实是什么?事实包含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主要矛盾是什么?问题的矛盾转化怎么做?
所以观课评教应该是着眼于课堂之事和课堂之理。它们缺一不可,否则,对这堂课的研究会不够,道理也就说不透彻。
我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于学校的教研活动中。例如,在听本校四年级数学教师上的《相遇问题》一课中。教研主题是高效课堂建设。我通过对课堂的观察发现任课教师一共做了六件事情:,引出已学数量关系式。2、学生同老师一起通过说、比、演、画线段图和问答的方式来理解题意。这是核心的教学步骤。3、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小组交流并全班展示。这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精神。4、对学生出现的两种方法进行对比、优化和总结,提炼出新的数量关系式。5、巩固性,拓展性的练习。6、教师进行总结。在第二步,问题提出中,我概
研修真学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