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的药用价值蟾蜍, 俗称癞蛤蟆, 在动物分类学上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蟾蜍科。本科现已有 25 个属 300 种左右,我国目前已知有 2 个属 17 个种和亚种,其中中华大蟾蜍分布最广,几乎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但近年来, 由于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野生资源已经急剧减少。人工养殖已势在必行。蟾蜍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经济动物。其全身是宝!蟾酥、干蟾皮、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均为药材。蟾蜍的耳后腺、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的干燥品叫蟾酥,是珍贵的中药材, 内含多种生物成分, 有解毒、消肿、止痛、强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辐射等功效, 可治疗心力衰歇、口腔炎、咽喉炎、咽喉肿痛、皮肤癌等。目前德国已将蟾酥制剂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日本以蟾酥为原料生产“救生丹”。我国著名的梅花点舌丹、一粒牙痛丸、心宝、华蟾素注射液等 50 余种中成药中都有蟾酥成分。蟾酥有利有弊,毒性很强,不能直接服用, 需要提炼加工! 蟾蜍除去内脏的干燥尸体为干蟾皮,性寒、味苦,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咽喉肿痛、痈肿疗毒等症。近年来用于多种癌肿或配合化疗、放疗治癌,不仅能提高疗效,还能减轻副作用,改善血象。蟾衣是蟾蜍自然脱下的角质衣膜,对慢性肝病、多种癌症、慢性气管炎、腹水、疗毒疮痈等有较好的疗效。此外,蟾蜍的头、舌、肝、胆均可入药;同时蟾蜍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还是营养丰富的保健佳肴。编辑本段治疗恶性肿瘤 1. 治疗白血病用重125克以上的蟾蜍15只,去内脏后洗净,加黄酒1500毫升,隔水煮沸2小时后过滤,每服15-30毫升,每日三次,饭后服,,治疗32例白血病, 完全缓解率25% , 总缓解率75% . 用干蟾粉1克, 每日三次,小儿减半,,治疗13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临床治愈7例, 用药后多数在10天内嗜酸性粒细胞开始下降. 由单方气死名医折自[中西医结合]. 编辑本段蟾蜍利用价值蟾蜍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蟾蜍皮肤腺、耳后腺分泌出白色浆液, 可加工成名贵中药蟾酥,蟾蜍可加工成干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传统名贵中药,对治疗食道癌、肝癌、肾炎、白喉、流行性肋腺炎均有很好的疗效。蟾酥含多种生物成分,有解毒、消肿、止痛功效。现代医学发现它有其他药物不可替代的强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辐射、增加白血球的作用,是治疗冠心病良药,日本用蟾酥生产出" 救生丹" 良药。我国用蟾酥生产出六神丸、心宝、梅花点舌赃、华蟾素、天力蟾衣胶囊等药物。编辑本段医道据上海科技出版社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医学》载: 蟾蜍,味腥、温,有毒。归心经,具有解毒、止痛、开窍等功效。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编《癌症独特秘方》中载: 蟾皮性味腥、凉、微毒, 功能解毒、利水、消胀、主治各种肿癌。 1999 年经上海交大量子医学检测, 特别对癌症、肝硬化、疼痛诸症的治疗有效含量成份超 8 千量价上(凡有 8 千量价以上有免疫功能成份)。华夏出版社《中华医药全典》中载: 蟾衣毒较轻, 主要用于疮疡肿毒及小儿疳积, 现代常用治肿瘤。远方出版社《中草药大全》中介绍,蟾衣可治癌、白血病、淋巴瘤等。据民间应用调查, 蟾衣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镇静、利尿、壮阳、抗感冒病毒的功效, 并对肝腹水、癌症有显效, 对乙肝大三阳、小三阳可转阴, 还能迅速有效地
蟾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