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学校招生工作的新思路|民办小学招生
民办学校招生工作的新思路
学生是整个民办学校运转的源头,也是整个民办学校的生命线。因此,整个的学校经营都要依靠和围绕它来展开。本文试图从整合营销的思路来重新审视招生工作状况,并由此提出新的招生理念和运作思路,以期对公办、民办学校的经营有所启迪。
一、民办学校招生中的误区与障碍
(一)招生与教育教学(生产)部门的分离 具有企业特性的民办学校也参照企业的运作模式,设制一个类似于营销的招生部门。一方面,招生部门工作能够专业化、专门化,能够集中精力。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相对分离的弊端,使得招生与教育教学工作不时发生许许多多的冲突。
(二)招生与研发部门的割裂
不少民办学校为了保证自己办学中的创新,提升自己的办学特色,而重视教育科研,设置类似于企业中研发机构的教科所或教科中心,它们又往往和招生相对独立,缺乏将市场的教育需求与教育规律整合的研究。
(三)招生与稳生的并列 不少学校都把稳生和招生做为一个并列的概念提出来,而且把稳生看成是教育教学部门的事情,招生是其他部门的事情。其实,稳生属于宽泛意义上的招生。
(四)招生与教育教学时段上的错开
招生似乎只发生在入学前这段时间。在操作上、观念里,人们把招生和教育教学看成是两个衔接时段工作,而不是学校工作的内外侧面。
(五)招生事务与教师工作矛盾
招生往往要借助很多老师来参与,为了一些活动而增加专门的事务,这对原先已经承担了比较大负荷工作的老师而言,增加了他们工作量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工作。
(六)招生标准与教育教学质量目标的脱节 一方面,学校为了缓解经济上的压力,尽可能要多招生。另一方面,学校又要提升质量、招好学生。那么,这样势必构成了主要依照经济规律运行的招生标准,与主要是参照教育教学规律而进行的目标设定之间存在脱节。
(七)招生的宣传与员工的口头、行为宣传不一致
招生宣传往往是通过广告手段来充分表现自己的长处,而当顾客---家长们进到学校来看,接触到员工,却发现口头承诺的跟员工在教育教学、后勤服务、管理中实际产生的行为有很大的反差。
(八)招生的广告形象与学校的教育服务存在较大的反差
广告捡好的说,要尽量吸引人们的眼球和注意力,要尽量让人们掏出自己钱包订下学校的学位。但是,另一个方面,学校的实然教育状态和教育服务,往往不会像广告描写的那样有吸引力。
二、障碍跨越——整合营销理念的植入
(一)营销、整合营销与招生
营销是一种有序地和深思熟虑地研究市场及策划的过程,营销是联结社会需要与企业功能的一个纽带。相应地,教育营销是个人和学校通过创造,提供出售,并自由地同教育消费者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个人和学校发现和解决了学生、家长并没有提出要求但会热情响应的问题,并创造出了满足教育需求的综合解决方案,以此吸引他们购买这种教育服务。招生是学校办学行为的集中体现,因此,可以说,市场对学校办学的综合判定。
整合指以完整的、结合成一体为特征的。整合营销,它以市场为调节方式,以价值为联系方式,以互动为行为方式,是现代企业面对动态复杂环境的有效选择。同样,民办学校的招生,要契合教育市场的需求,以提供符合家长教育期望的教育服务产品为纽带,在家校互动中不断调整、完善学校的教育服务设计与实践水平,从而源源不断地吸引学生。简言之,学校应以自身内外的全部工作去应对招生,以内外、家校互动去实施招生。
(二)招生实质上是一种教育整合营销行为
从整合营销角度看,招生具有以下的特性:
;
;
,并让其自愿地交钱上学的行为;
;
、办学思想、课程体系、管理服务、价格等诸因素的学校外显性行动;
、实施计划、进行评估的管理过程。
三、确立大“招生”观——新“三全”招生观
“招生无时不在,招生无处不有”。这是新“三全”招生观的形象说法。
(一)“全过程”招生
、宗旨、思想的确立到落实、调整的全过程
学校只有提供独特且优质的教育服务才能吸引家长和学生的青睐。那么,什么是独特且优质的教育服务呢?首先,有自己独特的、体现时代发展思潮的教育理念。其次,这些办学理念必须能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办学行为。体现为校本课程、校本管理、生本服务。再次,这种理念或宗旨的确立、落实过程也包含着一个跟家长的教育需求是否相吻合,跟家长所理解的教育、所认同的教育是否相吻合的问题。此外,社会、同行、教育行政部门、教育专家对学
民办学校招生工作的新思路-民办小学招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