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循环
(重定向自PDCA循环)
戴明循环(Deming Cycle)又称PDCA循环(PDCA Cycle)、PDSA循环(PDSA Cycle)
目录
[隐藏]
1 什么是戴明循环
2 戴明循环的优点
3 戴明循环的特点
4 戴明循环的步骤
5 戴明循环的步骤和方法
6 PDCA循环的运用步骤[1]
7 玛丽·沃森对戴明循环的诠释[2]
8 戴明博士简介[2]
9 PDCA循环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3]
10 PDCA循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3]
11 戴明循环案例分析
案例一:PDCA循环法在费用管理中的应用[4]
案例二:PDCA循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5]
案例三:PDCA循环在企业培训管理中的分析[6]
案例四:PDCA循环在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分析[7]
12 相关条目
13 参考书
[编辑]
什么是戴明循环
戴明循环或称PDCA循环、PDSA循环,戴明循环研究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有“统计质量控制之父”之称的著名的统计学家沃特·阿曼德·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在当时引入了“计划-执行-检查(Plan-Do-See)”的概念, 戴明后将休哈特的PDS循环进一步发展成为: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lan-Do-Study-Act)。
戴明循环是一个质量持续改进模型, 它包括持续改进与不断学习的四个循环反复的步骤, 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Study)、处理(Act)。 戴明循环有时也被为称戴明轮(Deming Wheel)或持续改进螺旋(Continuous Improvement Spiral)。
戴明循环与生产管理中的“改善”、“即时生产”紧密相关。
[编辑]
戴明循环的优点
适用于日常管理,且同时适用于个体管理与团队管理;
戴明循环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适用于项目管理;
有助于持续改进提高;
有助于供应商管理;
有助于人力资源管理;
有助于新产品开发管理;
有助于流程测试管理。
[编辑]
戴明循环的特点
戴明循环有如下三个特点:
1、大环带小环。如果把整个企业的工作作为一个大的戴明循环,那么各个部门、小组还有各自小的戴明循环,就像一个行星轮系一样,大环带动小环,一级带一级,有机地构成一个运转的体系。
2、阶梯式上升。戴明循环不是在同一水平上循环,每循环一次,就解决一部分问题,取得一部分成果,工作就前进一步,水平就提高一步。到了下一次循环,又有了新的目标和内容,更上一层楼。下面图2表示了这个阶梯式上升的过程。
[[图像:|PDCA循环图例]
3、科学管理方法的综合应用。戴明循环应用以QC七种工具为主的统计处理方法以及工业工程(IE)中工作研究的方法,作为进行工作和发现、解决问题的工具。戴明循环的四个阶段又可细分为八个步骤,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和所用的方法如下表所述。
[编辑]
戴明循环的步骤
P(Plan)--计划,确定方针和目标,确定活动计划;
D(Do)--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C/S(Check/Study)--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注意效果,找出问题;
A(Action)--行动,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以免重现,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
[编辑]
戴明循环的步骤和方法
阶段
步骤
主要办法
P
1、分析现状,找出问题
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
2、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或原因
因果图
3、找出主要影响因素
排列图,相关图
4、针对主要原因,制定措施计划
回答“5W1H”
为什么制定该措施(Why)?
达到什么目标(What)?
在何处执行(Where)?
由谁负责完成(Who)?
什么时间完成(When)?
如何完成(How)?
D
5、执行、实施计划
C
6、检查计划执行结果
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
A
7、总结成功经验,制定相应标准
制定或修改工作规程、检查规程及其它有关规章制度
8、把未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
[编辑]
PDCA循环的运用步骤[1]
创新是把一种认识转化为实践的过程,其中存在较大的思维发散空间,结合PDCA循环在制造过程中对于质量改进的作用,按照“四阶段、八步骤”的提法,创新过程中PDCA循环的运用可以参考图1所示来完成。
在实
戴明循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