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个人有个人的核心价值观, 一个组织也可以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在许多公司的介绍上专有核心价值观一栏。这么做是为了标榜自己的道德高度而赢得市场的信任吗?不是。这是企业组织建设的一个措施。企业的任务不可能由散兵游勇完成, 只能通过组织行为实现。只有形成组织, 而且是高效的组织, 才能出现德鲁克所期望的结果: 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一群人聚在一起, 可以是“三个和尚没水吃”那样的一盘散沙。怎样把独立个体的人凝聚成组织呢?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 一靠制度, 二靠企业文化。制度是刚性的, 违反制度将受到纪律制裁。企业文化是柔性的, 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是风气。风气好, 人的秉性中邪恶的一面受到压制,美好的一面得到释放。风气不好,歪风邪气张扬,歪门邪道频出,正能量受到排挤。“企业文化”这一概念是随着西方管理学传人中国的, 是组织行为学的重要内容。如果说一个企业有自己的文化,那就是说该企业的多数人有一套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处事方法。健康的文化不能自发产生, 是企业的高层有意识提倡并身体力行, 最终被全体员工接受并效仿, 从而形成的共同的行为准则。这些行为准则表述成文字, 就是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西方的管理学者于是提出一套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和方法。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的 DNA ,不认同公司核心价值观的人,同不认同公司使命的人一样,不适宜留在这个公司。企业文化是对我们上文所说的“风气”的理论概括。这个概念对中国人来说似乎新颖, 从实践来说,我们的经验十分丰富,只是没有系统的理论表述罢了。我们平时说的军队建设、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 不就是组织行为学的实践么?我们讲的党风、校风、部队作风建设, 不都是是围绕着核心价值观进行的么?我们的解放军、先进单位不就是成功案例么?审视我们自己的经验,有助于我们理解组织行为学的核心概念—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我国的一些优秀企业正在做企业文化建设。他们所走的第一步就是界定对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具战略意义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一般分两类,一是职业化价值观,英语叫做 work values ,例如诚信、尊重、奋斗、责任、信任、追求完美等,主导人们的态度和行为准则; 二是业绩导向的价值观, 例如团队合作、创新、质量、效率、客户第一、结果导向等, 确保企业业务目标的实现。建设企业文化是低成本、高回报的战略。我亲身体验过一些西方企业内部的文化力量。这些公司有强烈的文化特征特征, 办公室政治少, 人事关系简单。大家按流程办事, 按规律办事。讨论工作有共同语言, 提出的建议靠谱, 争论少, 被否定的少, 伤害情感的事少, 所以效率高。我也在国内公司体验过低效率的工作环境。尽管大家敬业, 但是做事缺乏规矩, 缺乏客观标准,每天忙忙碌碌,要不服从长官意志,要不各自为政,按自己认为最好的办法做,按自己的标准要求他人, 互相抵消工作效率。这些企业如何提升自己, 答案是清楚的: 建设企业文化。我国有些企业没有真正弄懂企业文化的作用, 形式主义地模仿西方公司。它们在确定核心价值观的时候, 没有与企业的战略目标挂钩, 只是选了些动听悦耳的名词作宣传用。它们把核心价值观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就是没有落到地上,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行为才有意义。要让企业的全体员工认同并践行企业价值观,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